图:“共筑.幸福”屋邨
为实现去年施政报告中“提质”的建屋目标,房屋局提出“共筑.幸福”计划,将于24个屋邨展开合共35个幸福设计概念先导项目,当中选取五个“中老龄”屋邨,预试较大规模的主体性改善,料2027年完成计划工程,包括大围美林邨将以“绿色生活”为主题,配合渠务署的活化大围明渠项目,进行整体改善。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表示,局方将随屋邨维修工程同步完善“幸福设计”指引,希望未来首置、资助出售房屋项目都可参考指引。
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房屋局的“共筑.幸福”将以三个先导项目进行幸福设计概念的预试,包括“幸福先行.预试计划”下的五个屋邨、“幸福家族.缤FUN屋邨计划”下的10个屋邨,以及“绿绿家园”项目下的20个屋邨(包括缤FUN屋邨计划10个屋邨,而富山邨同时属于预试计划),为公屋居民打造更舒适的公共空间、设施及屋邨环境,以提升居民幸福感。
五旧邨工程2027年竣工
何永贤近日接受访问时表示,幸福先行计划下,局方根据屋邨维修状况、楼龄、周围环境及街坊意见等,在193个公共屋邨中,选出五个较有代表性的屋邨,分别为启业邨、富山邨、泽安邨、水边围邨及美林邨,预计2027年完成整体工程,“这五个邨的规模不同、位处不同区,但都是40多年楼龄的‘中老年’屋邨,希望工程做好后,能保留十几年左右,彰显成效。若方法成功,我们都会慢慢扩展到其他屋邨。”
在改善主题方面,房屋局整合出六个行动方向,包括地方形象、绿色生活、社区联系等。以大围美林邨为例,渠务署早前选定大围明渠进行活化工程,以促进绿化和推动近水活动,改善社区环境,而明渠中至下游则经过美林邨一带住宅区。何永贤表示,美林邨改善工程将以绿色生活为主题,配合该活化项目,“希望在美林邨沿河一带,配合渠务署作整体改善,规模更大,时间也会更长。”
专业团队收集居民意见
在屋邨改善的同时,房屋局组织建筑师、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学者、研究员等,组成20多个专业团队,通过收集居民和各界持份者的想法,制定研究策略,重新思考公共空间、设施及屋邨环境的设计和运用,预计明年可完成“幸福设计”指引,供日后新建屋邨及翻新现有公屋作参考。
何永贤表示,因公屋居民数目众多,故希望“幸福设计”指引能从房屋署的公共屋邨开始做起,“若觉得在资助出售房屋或首置房屋上都有价值做,我们绝对希望这些都能参考和跟从我们的指引,从而能再进一步,私人屋苑都可以做到。”
立法会议员、房屋委员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兼公屋联会副主席梁文广认为,指引一个很重要部分是公众参与,除了计划内的屋邨名单,房屋局都会去其他新旧屋邨询问居民意见,“这些资料除了用于公共屋邨改善,更可以看到香港市民对自己居住环境的想法,何谓‘住得幸福’,相信得出的结果会是很全面的、整体社会的幸福指引。”
议员盼提供人性化指引
梁文广说,现时的社区规划只依赖《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例如有多少人口就要有一间图书馆、有多少人口就要一个街市,单靠人口数字做社区规划,他希望“幸福设计”指引可以提供更人性化的思考。
在预算成本方面,何永贤说,这些项目不需要立法会拨款,因屋邨本身有一些资源用于管理、维修保养等,很多中老年屋邨可能本身都要髹油,维修保养费用也会高一些,此次只是在维修基础上加入一些艺术设计。房屋署助理署长康荣杰表示,工程金额会与公屋平常进行的大维修费用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