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产业在香港历史悠久,中药制造、进出口贸易业、批发及零售业,每年创造近300亿元销售及其他收益。立法会批发及零售界议员邵家辉(见图)说,对于说好中医药故事的交流活动,商界十分有兴趣参与,建议政府可适当增加支援和鼓励。
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在防治上贡献很大,令更多人认识到中医药的价值。邵家辉认为,特区政府应乘势大力推广和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他说,香港一向以“正货正品”闻名,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中成药品牌,在东南亚等华人社会很受欢迎;另外香港在认证、检测等方面亦享负盛名,这些都是优势。
推广中医药需要官民携手协力。邵家辉说,民间可透过组团参访、路演、专业交流等活动,对外做好宣传,令更多人认识中医药的用法及成效。至于政府,除支持民间交流,还应针对中医药出口做好标准对接工作,“很多中成药产品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很盛行,但可能只能当成保健品入口,若能做好对接,让当地监管部门清楚产品的成效和药用性,以药品的名义进口,会提高民众信心。”
此外,很多口碑好的中成药制造商都是中小企,未必有资金建设满足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厂房,“政府是否可增加对中小企的支援?例如由政府投资中央GMP厂房,帮助他们生产;或协助业界争取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内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审批流程,让他们看更广阔的前景、更大的市场。”邵家辉说。 大公报记者刘硕源、曾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