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梁洁玲护士(左)表示,香港对老年患者的评估和照顾计划全面,期望借鉴经验,将这些情况与内地同行广泛分享。右为屯门医院资深护师何绮娴。
“两地护士的合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帮助到香港的医护和病人,才是今次交流的意义……和病人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体现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梁洁玲是在医院管理局的“大湾区专业护理知识交流计划”下、首批来香港交流的广东省护士,正在屯门医院进行交流合作,不仅带来了内地的护理知识,亦帮助本地医护在医治病人的程序上更加畅顺。
梁洁玲近日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香港的照护团体合作紧密,对老年患者的评估和照顾计划全面,期望借鉴经验,将这些情况与内地同行广泛分享。\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文、图)
梁洁玲是广州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护士,今年4月透过“大湾区专业护理知识交流计划”,来到屯门医院内科及老人科的急症病房进行交流工作,今个月底将会转到内科及老人科的复康病房。在导师督导下,她逐渐适应了香港医院的运作模式和工作环境,并已经可以较全面地跟进病人由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护理计划、跟医生巡房等。
在内地已有13年护士工作经验的梁洁玲,认为“尊重病人很重要”。她忆述上月有一位患认知障碍的婆婆,因为胸痛入院,当天中午需要接受心脏造影检查,但婆婆从早上便多次要求想回家,甚至开始收拾行李。梁洁玲于是与婆婆细心谈话,得知原来婆婆以为医护要将她扣留在医院;为令婆婆的情绪平静下来,梁洁玲安抚她说,“我见你好可爱,所以喜欢你。”婆婆听后笑颜渐开。梁洁玲亲自送她到介入治疗室,顺利完成检查,和开展相关的护理工作。梁洁玲说,“和病人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体现护理的价值和意义。”
难忘助抽血员成功抢救婆婆
梁洁玲亦分享了与本地护士合作的难忘经历。本月中,有一位刚入住病房的婆婆突然病情恶化,需要抢救,当抽血员未赶到时,她提前在婆婆的手臂上找出一条适合放置静脉导管的静脉,让抽血员到达时,可尽快为病人放置静脉导管,方便抢救时用,婆婆最终抢救成功。
谈起为何会来港交流,梁洁玲的目标非常明确,“两地的护理知识基本上相通,所以将在内地护理病人的方法分享给香港的同事,达到互相参考和借鉴的作用。”她亦赞赏香港护士对老年人的评估和照顾计划都很全面,而且会帮助病人转介到相应的照护团体。她期望将在香港的工作经验与体会,向内地同行广泛分享,结合内地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借鉴经验,让病人获益。
曾与梁洁玲在屯门医院病房共事的资深护师(内科及老人科)何绮娴接受《大公报》访问表示,梁洁玲十分谦虚好学和积极,随身带备纸笔,将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待大家有空閒时进行请教,并且很快就能明白和投入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
科学化止肿胀 港护开眼界
何绮娴说,在梁洁玲身上还学习到了更多的护理知识。有一次当病人打完针后,“盐水豆”位置肿胀,香港护士的普通做法是帮助病人按遏止血,再用枕头等将手垫高。梁洁玲见到后,就分享了内地护士常用的做法,可用有生理盐水的纱布敷,或教导患者回家后用薯仔片敷在肿胀处。何绮娴说,内地医院的这些做法都经过了科学研究,以数据证实有效,令她拓宽了眼界,未来都希望可以在香港的临床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