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利宝珍形容香港是“宝地”,不但贸易自由,而且方便结交人脉。
政府在海滨举办夜市,从事食材进出口生意的利宝珍是其中一位参展商户。她认为,夜缤纷的构思是好的,从商户的角色而言,能够起相当大的宣传推广作用。但她在参与过程中留意到,参与海滨夜市成本高、申请牌照关卡多,恐打击商户参与热情,甚或影响活动效果,她认为政府要在审批牌照时拆墙松绑,并为商户提供更优的便利和诱因,商户才有更多空间做出更吸引市民的商品,真正激活夜经济。
利宝珍参加了湾仔举办的“海滨艺游坊”,与其他三个商户合租三个档口。利宝珍表示,政府虽然免却了商户的场租,但各项杂费成本高昂,她举例,活动开幕至10月23日期间的约16个营业日,由于其摊位要用到冰箱,并需24小时通电,其电费报价单要近一万元,还有其他指定租用收费,例如每个档户规定要租用一块场地提供的“收档布”,每块租金800元;提供市民閒坐的桌椅,每张租金100元;防水插苏租金1800元;发光灯箱租金1800元……“实际上,商户营业时间不长,从黄昏到夜晚,生意未必很多,但成本却不少,经营压力不小。”
利宝珍坦言,货品要便宜亲民,成本是商家首要的考虑,若政府可在成本上为商户减轻负担,商户才有空间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她又提到,申请参与夜缤纷活动时,食环署要求商户提交营业牌照等证件的正本及盖章,商户要亲自到政府部门处理,费时失事,“外国很多地方已电子化办理这类申请,但我们还要亲自到场,真的不方便。”她亦指出,食环处对商户的牌照和营业资质的审核,要等到夜市开张前一天才能完成,若商户需要补充资料,未必能在开张前完成文件准备。利宝珍希望,政府在再举办同类活动是,可以进一步简化手续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