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人物故事/港青铁匠 锻造梦想

2023-09-29 04:02: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右图:何嘉诺教学生打造匙扣,首先要把烧红的钢条锤打成形。\大公报记者盛德文摄;左图:本地铁艺师何嘉诺亲自设计和锻造的铁製艺术盆景。

  “在适当的高温、锻打和工具协助下,在短时间内将坚硬的钢铁,按不同的要求,自由地改变其形状,打出不同的造型,就好像捏泥胶、吹玻璃一样,这就是打铁的乐趣。”港青铁匠何嘉诺(Bante)拿着打好的铁匙扣和大马士革刀向大公报记者说道。

  自小梦想做铁匠的港青何嘉诺,大学毕业后,为了追梦辞去稳定工作,到英国修读三年铁艺课程,回港开设工作坊,用钢铁打造家品,并把铁艺向社区和校园推广,教导同学铁匠文化,为理想大胆追梦。

  现年30岁的何嘉诺表示,自小喜欢手工和打机,当中特别对电脑游戏里出现的“铁匠先生”十分向往,因为铁匠可以把无生命的钢铁,打造出各种的“神兵利器”帮助英雄击退敌人,让他埋下了想成为铁匠的种子。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大学毕业后,从事文职的何嘉诺觉得工作太沉闷,并非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为追寻小时候的梦想,他辞去稳定的工作变身地盘工。谈到转工,他表示一方面可学习、累积处理金属的知识和经验,也可赚取更多收入为到外国深造作准备。

  2016年,何嘉诺获知铁匠公会在美国盐湖城举行两年一度的世界铁匠交流会后,“胆粗粗”飞到美国参加一连五日的交流会,眼界大开,“绝大部分的铁匠都是艺术家,他们用不同的创意和技术,打造出不同的艺术品表达自己的创作。”

  极想成为其中一分子的他,找到交流会一名在知名大学负责铁匠课程的导师倾诉,对方为他的决心也大为感动,邀请他到英国学习。经过三年努力,何嘉诺顺利以一级荣誉学士毕业。

  学成归来,他先在家具公司的铁器部工作,一直寻找开办铁匠工场的良机。其间,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失败。后来家具公司倒闭,机缘巧合下,他在一次商业培训中认识了当时的导师,导师被他锲而不舍的追梦精神打动,大家成为合作伙伴。对方全力支持他开设工场,拓展铁匠业务。他则利用公余或假日,以工作坊和讲座形式,推广、传扬铁艺。

  何嘉诺表示:“最难得的是这名良师益友,一直在从事中国文化的推广工作,中国古代铁匠打造的‘龙泉宝剑锻製技艺’,在2006年获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代的农具和生产工具等,全都是铁匠打造,大家不谋而合,决定把打铁和锻造的传统技艺向学校推广。”

  他表示,香港好多人也对打造有个性的铁制品有兴趣,有好多厨师都想拥有更具内涵和价值、自己亲手锻造的厨刀,特别是复合钢大马士革钢刀,非常受厨师、刀具爱好者欢迎。

  “香港的铁匠绝不止我一个,但以工作坊形式向大众推广的艺术铁匠,相信目前只得我一个,未来艺术铁匠在香港有非常大的优势,我对于现时的工作十分满意。”何自豪地说道。

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黄山(文、图、视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