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国庆酒会致辞时,称赞香港人“有桥”、“食脑”,懂得灵活走位,多次转危为机,而且每次香港都会变得更成功,更出众。
对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来说,“有桥”和“食脑”是很传神的词汇。粤语中“有桥”的“桥”(kiu),并非指“桥梁”,而是指“计划”、“想法”、“点子”。形容一个人“有桥”,即是说他“有计划”、“有想法”、“有点子”,香港人更通俗的讲法是“有谂头”。日常生活中,高明的办法和对策是“好桥”。
翻查资料,粤语中的“桥”源于粤剧戏班,是“桥段”的意思。其后过渡到电影界,编写剧本要“度桥”,构思桥段、策划电影情节。
至于“食脑”(sik nou),当然不真的“吃”。粤语中的“食”,有“依靠”或者“运用”的含意,“食脑”是“用脑”、“动脑筋”、运用智慧的意思。李家超说港人“有桥”和“食脑”,是称赞香港市民面对难题和逆境时,懂得运用智慧去解决困难。 大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