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促销电话升近八成 多涉诈骗

2023-10-18 04:02: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刘硕源报道:促销电话滋扰情况愈趋严重,涉及财务借贷、内地楼盘及诈骗等,市民不胜其烦。有非应邀来电回报网站表示,人对人促销电话的回报数字在疫后大幅上升近八成,6成涉及诈骗成份。立法会议员建议加强市民教育,提升警方科技工具及立法加强对平台监管。专家呼吁市民提高鉴别能力,提防洩露个人资料。

  电话滋扰如“入侵生活”

  “地产问买唔买楼、银行问借唔借钱,一日最少5个以上。”有社交平台网民慨叹,电话滋扰如“入侵生活”。有网民表示,“诈骗电话问候我多过自己屋企人”,经常接到冒充入境处的电话,以不回复通知有机会被驱逐为由,变相索要个人资料,即使登记拒收讯息,亦无法完全避免接到推销和诈骗电话。

  HKJunkCall创办人(非应邀来电回报网站)胡文翰昨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人对人推销电话的回报数字大幅上升,由2020年1至9月约9万宗,上升至今年同期约16万宗,6成电话涉及诈骗成份。内地地产及体检类别占比重增加,财务借贷仍是近年最主要的推销电话来源。他估计,每20人有1人主动报告促销电话,相信实际数字更庞大。胡文翰说,调查显示逾9成市民赞成立法规管促销来电,业界也同意,社会已有共识。

  港专协理副校长林森向《大公报》表示,近年办理会员卡、注册用户等服务,都有机会洩露个人资料,难以避免因资料洩露而接到推销、诈骗电话。他认为滋扰和诈骗情况增加,反映政府应研究优化监管机制。

  立法会议员(科技创新界)邱达根向《大公报》表示,近年跨国电信诈骗集团增加,增加执法难度。政府需加强市民教育,提高分辨能力。警方更新科技工具,提高信息解密、追踪的速度,他赞成就网络数据安全立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