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大文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编辑兼大公报社长、香港文汇报社长李大宏陪同行政长官李家超参观得奖者简介。\大公报记者麦润田摄
“高质量共建大湾区──领航‘9+2’.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暨颁奖典礼”昨日举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编辑兼大公报社长、香港文汇报社长李大宏致辞表示,高质量共建大湾区,需要牢牢把握好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鼎新”带动“革故”,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科新高地。“领航‘9+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联盟”的成立,可以更广泛吸纳各界精英才俊,打造资源对接、开放共享、并肩前行的平台,加速区域间融合发展,加强大湾区与世界的交流,推动建设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的世界级湾区城市群。
李大宏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今年四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特别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这一新的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大湾区响鼓重锤、快马加鞭的殷殷嘱托。
本次论坛活动将主题确立为“高质量共建大湾区”,目的就在于为各界精英搭建一个交流、思辨、研讨的平台,就大湾区如何锚定新的历史使命、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性实践、不断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进行深入探讨。
四点建议 高质量共建大湾区
李大宏表示,首先,高质量共建大湾区,应牢牢把握好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鼎新”带动“革故”,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科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需要立足全球视野,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拓展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为脊梁的大湾区创新资源集聚空间;应加速创新资源的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推动大湾区与国际创新高地的对接和合作,实现科技创新要素的全球配置。
其次,高质量共建大湾区,应充分利用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新高地。大湾区十一城应联手制定人才培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培养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量子通信、生命科学、新能源等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青年科创人才;应加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释放出强烈的“虹吸效应”,散发出“近悦远来、群英荟萃”的区位吸引力,让各类人才会聚湾区、各展其才。
再次,高质量共建大湾区,应在丰富现代文明样貌上呈现更大气魄,建设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质的文化新高地。应以文化的同源性和融合性推动城市的组合化发展,加快将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三大极点城市培育成为世界级“文化组合城市”,畅通组合枢纽之间的要素循环联动,共同推动地区文化产业及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高质量共建大湾区,应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展现更大担当,建设好支撑、链接、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新高地。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大湾区理应更好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发挥大湾区需求巨大、“买全球、卖全球”的市场优势,为全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创造稳固基础;应发挥作为国内外市场规则体系对接转换地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我国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发挥好强力支点作用。
树立标杆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李大宏表示,世界级湾区的高质量建设发展,需要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企业家。今次表彰嘉奖的,正是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希望以此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也希望通过树立标杆、礼赞榜样,带动更多企业家将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