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嘉宾高度认同须善用国际化平台

2023-11-28 04:02: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嘉宾高度认同须善用国际化平台

  联合国驻华办协调员常启德:

  •香港特区政府、监管机构和港交所致力使绿色金融成为现实,希望在共同努力下拥抱绿色金融,为解决气候危机作出贡献。

  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地缘政治及单边主义抬头等因素仍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但东升西降的经济格局为香港带来机遇,香港经济发展可从新产业、新伙伴及新资金三个重点方向出发,锁定中东和东南亚市场,而金融和创科是两大发展引擎。

  香港贸发局主席林建岳:

  近年绿色金融蓬勃发展,香港可以担当引导国际资金的角色,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内地企业筹集绿色资本的重要平台。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

  香港除了需要高端人才,基层劳工也同样重要,包括建筑业及餐饮均需要人手;同时不应忽略国际化,英文及普通法对香港都相当重要。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间节点必是香港,这里具备连接内地与国际的优势。此情况下,内地企业来港开展分公司,为香港带来利润,带动香港的离岸贸易,将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联席主席袁国强:

  香港维持国际化、国际金融及经贸中心有好多方面因素配合,包括法治、司法独立的体系,以及不可或缺的仲裁服务一环。

  富卫集团主席马时亨: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基于人才及制度两大因素,制度需经常优化,包括简化上市手续以提高公司上市的意慾。

  溢达集团董事长、特首顾问团成员(经济高品质与持续发展)杨敏德:

  作为从事生产及贸易的公司,我认为香港从事国际贸易是最有经验,遇上贸易上的问题也是通过香港的仲裁去解决。

  云锋基金联合创始人兼主席、万通保险主席虞锋:

  香港其中一个优势是联通内地与世界的“双向连结纽带”,相信作为投资者,如有意到海外投资定必会选择香港作为仲裁地。

  滴灌通集团创始人及主席、滴灌通澳门金融资产交易所主席李小加:

  内地深入数字化改革,正在成为一个无现金社会,期望借此开发第三种融资方式,实现大型资本与小店互联互通。

  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

  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参与和助力国家全面开放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我们必须继续增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商贸联系,寻找新的增长点。在国家发展策略下,加上各方共同努力,中国式现代化将令香港及内地的经济发展更加蓬勃。

  香港美国商会总裁翁以登:

  香港大约有1200家公司来自美国,近五年确实有些公司搬回美国,少数公司搬到新加坡,但这些公司实际只占7%。大部分商会会员仍看好香港前景,相信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及中东的机遇,因此选择留下来,更有约六成公司已在大湾区开展业务。

  英资太古集团主席白德利(Guy Bradley):

  香港不仅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一个国际的物流、货运及航空中心。“一国两制”是香港成功的基石,太古集团视香港为家,对未来香港长期稳定充满信心。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及经济学讲座教授蔡洪滨:

  香港内在优势大,如果内地经济和资本市场活跃起来,香港资本市场会反弹得更快,未来宜把金融优势进一步加强,增强国际化不断拓展东南亚市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