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大公报讯】首个涵盖香港、内地、新加坡、澳洲及美国科学家的“大流行病研究联盟”成立,推动呼吸道病毒人畜传播的研究协作,提升新发传染病监测能力,目标下次疫情大流行可将封城机会减到最低,亦毋须关闭学校、工作场所及交通系统,并能防止医疗服务瘫痪,维持正常生活。多国科学家强调,国际社会需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的科研合作。
联盟由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教授何大一发起。创会成员代表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澳洲墨尔本大学杜赫提研究所教授Sharon Lewin、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王林发,以及港大医学院教授陈志伟。
何大一表示,根据疫情历史,预计有更多新发传染病出现,其中一种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导致下一场疫情。联盟候任主席袁国勇亦指,未来25年内,可能约有一半机会再次发生与新冠疫情相同规模的病毒大流行,引起疫情爆发的病毒很大机会来自动物,须加强相关检测,达至提早预警。
联盟研究重点包括评估动物病毒的传播能力、加快检测有大流行潜力的新型病毒首宗病例,以及在疫症爆发前,研发出治疗药物和疫苗。联盟成员将分享新发传染病的讯息,并交流研究材料和试剂资讯。联盟亦定下目标,包括运用快速分子测试,及时作出早期预警、适当反应和控制措施,并运用中和抗体等,在最短时间内生产特定疫苗供全球使用,以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