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慎选时机/照顾公屋轮候 调整比例不宜过急

2024-01-22 04:02: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自房委会2014年复售居屋以来,每次申请均可谓“争崩头”,而卖楼亦是房委会重要收入来源,分析认为,增加调整资助房屋比例,在何时调整比例、调整幅度则考验政府智慧。有意见认为,现时公屋轮候时间仍高企,增加资助出售房屋要避免影响轮候公屋市民,建议在公屋轮候时间出现明显向下趋势时,才逐步增加出售单位数目。

  可配合其他房屋政策考虑

  现时房委会兴建的出租公屋/“绿置居”与居屋的比例是七比三。立法会议员、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梁文广指出,增加资助出售房屋比例不仅有助改善房委会财政,同时可满足市民置业需求,虽然近年随出售单位增加,超额情况减少,但从申请数字足见需求,“(调整比例)短中期是财政状况考虑,因为卖楼是房委会非常重要的收入;长远而言,亦有助改善人口结构,帮助基层市民向上流,所以要配合补地价、禁售等资助出售房屋政策一并考虑”。

  梁文广认同要优先照顾公屋轮候人士,未必急于短时间内调整比例,而政府已表明未来10年已觅足够土地,兴建约41万个公营房屋,可满足30.8万个公营房屋需求,故未来额外增加的约10万个公营单位可试行新比例。

  房委会委员、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认为,在下一个五年调高资助出售房屋比例是合适安排。他说,不少公屋户有意买资助出售单位,改成六比四或各占一半都是可考虑方案,惟最新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回升至5.6年,应待公屋轮候时间达标,并出现明显向下趋势,才逐步增加出售单位数目。他又认为,政府长远要考虑提升公营房屋单位面积。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叶文祺表示,随着政府有望超额完成《长远房屋策略》中所预计的需求量,加上公屋轮候时间趋于回落,重点可从“量”逐渐向“质”过渡,提供更多资助出售房屋,令公屋住户能够在房屋阶梯上得到更多向上流动机会;加快公屋单位流转之余,也可让㓥房户等其他公屋申请者的需求,在现有公屋存量中得到解决。\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