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陈茂波表示,香港须抓紧机遇,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右图:特区政府积极推动生命健康科技发展,去年财政预算案预留100亿元作有关用途。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首位。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接受《大公报》独家访问表示,在面对科技创新带来新一轮技术变革,以及多元化、区域化、绿色化及数字化趋势加速发展等形势下,香港必须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陈茂波强调,特区政府正致力构建数据交易生态,并透过政策支持及资产,推动绿色科技及绿色金融、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及生命科技发展,以令本港经济保持蓬勃强劲的持续增长动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作出贡献。\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
陈茂波指出,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正改变着产业、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分界和模式,更重构着底层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掌握并催化新的技术与应用和更好掌握新的生产要素,既是为保障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应对发展转变的现实需求。
“习主席在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们带来重要指引。”陈茂波认为,香港必须依据实际发展状况和固有优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加速前行、力求创新。
陈茂波指出,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新技术为支撑,并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物料、新能源等领域不断带来颠覆性技术,且跨界别的深度交叉融合和多点突破发展。特区政府正构建数据交易生态,并透过政策支持及资助,推动绿色科技及绿色金融、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及生命科技发展。
透过政策推动新能源等绿色方案
构建数据交易生态方面,陈茂波表示,高效的数据生态圈已经成为不少企业选择落户香港的考虑因素之一,建立机制利便数据交易尤其重要。政府已委托专家研究香港在数据交易中作为超级连接人的角色,以及推动国际数据贸易规则制定等,希望为香港构建良好的数据交易生态及平台,让数据发展成为具强大增长动力的新产业,亦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他又提到,香港锐意发展成为国际绿色科技及绿色金融中心是发力点之一,正透过政策支持及资助,推动更广泛的科研创新及应用。推动包括新能源、新物料、新设备,提供更低廉高效的绿色方案。他说,机管局正与相关政府部门研究简化运送及储存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审批程序,以便利更多航空公司在香港使用;运输及物流局正联同环境及生态局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绿色甲醇加注开展可行性研究,预计年内公布行动纲领,把香港打造成航运绿色能源加注中心。
需加强颠覆性科技创新研发
绿色金融发展方面,政府透过绿色债券及贷款等,以便更好支持绿色科技及应用的发展,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提供有利环境。
陈茂波认为,香港需要继续加强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的研发,并将创新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包含推动“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已于今年2月下旬成立,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发展。此外,政府将于今年内推出100亿元的“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为从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的企业,以1(政府):2(公司)的配对形式提供每家企业最多两亿元的资助,预计将吸引50至100家企业在港投资不少于200亿元。政府亦推行“新型工业化及科技培训计划”,以2(政府):1(企业)的配对形式资助本地企业员工接受高端科技培训。
全速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至于人工智能发展,数码港正全速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协助研究机构和业界应付算力需求,首阶段设施最快于今年内投入服务。财政预算案亦提出拨款30亿元推行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
生命科技方面,去年财政预算案预留100亿元推动生命健康科技发展,当中的60亿元将用作资助本地大学跟海内外机构合作,设立生命健康研发院,促进相关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并引进全球创科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来港;政府今年会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设立“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提供一站式支援平台,推动更多本地及海内外药物和医疗器械企业来港,进行临床测试。
陈茂波认为,香港必须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透过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的发展,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更好融合,畅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循环。绿色科技、数据交易、新型工业化及生命科技等产业,亦要不断朝向价值链的高端迈进。他又认为,透过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让经济朝高质量方向发展,激活创新,带动更多环节的发展,将为金融市场添注更多新需求、新活力和新资金。
“香港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必须抓紧机遇,用好‘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包括国际化的优势,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有助香港将固有优势催化提升,并将正在扩大的新优势加速强化,让经济保持蓬勃强劲的持续增长动能。香港应当积极担当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兵,走在前列,助力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做出香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