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司机不停车让人 斑马线险象频生

2024-09-26 05:01: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斑马线险象频现

  道路规则规定车辆在斑马线前须让行人先行,但斑马线人车争路的场面却每日都在发生,更不时酿成严重交通意外。大公报记者早前走访全港多区的斑马线“黑点”,发现行人在路边等候过斑马线期间,不时遇上车辆没有停车,更有车辆与过路中的行人擦身而过,险象环生。

  有汽车专家认为,必须提高斑马线车辆须停车让行人先行的公民教育。有议员建议,当局可考虑加强罚则及执法力度,亦可善用科技解决相关问题,例如采用人工智能(AI)镜头协助执法。\大公报记者 叶浩源、苏荣(文) 卢刚昌(图)

  据警方统计,去年全年有超过1000宗有人严重受伤及致命的交通意外,当中最大原因为不专注驾驶。今年截至8月2日,涉及有人严重受伤及致命的交通意外分别有424人及54人。因在斑马线不让行人而酿成的交通意外,间中也有发生。去年7月,一辆私家车经过数码港道的斑马线时未有停车撞向行人,导致该行人左脚脚趾被车辗过需要切除,司机被控一项危险驾驶引致他人身体受严重伤害,于今年7月被判入狱31日及停牌24个月。网络上亦不时出现涉及斑马线不让行人的车Cam片段,纷纷声讨“马路炸弹”,情况令人关注。

  行人未“到岸” 车已急驶过

  大公报记者早前走访全港各区多个斑马线“黑点”,拍下不少行人与车辆近在咫尺的惊险镜头。港岛区方面,在满布斑马线的太古城范围尤其严重,经常出现人车争路的现象,例如在太荣路对开及太丰路对开的斑马线,常有私家车及电单车司机,即使见到有行人在路边等候过马路但都未有停车,更有车辆在过路中的行人身边近距离驶过。此外,在筲箕湾耀东邨港铁站对开及鸭脷洲利东邨港铁站对开,亦有类似情况。

  九龙区方面,蓝田启田道启田商场对开、秀茂坪商场对开、观塘利安道顺利纪律部队宿舍对开的斑马线;以及新界区沙田第一城宝城街、大埔太和邨宝雅路的斑马线,均见有不少私家车、的士及货车,即使有行人在路边等候过马路,但都未有减慢车速及停车,亦有车辆在行人未过完斑马线到另一边行人路,就已急不及待开车驶过,此时车辆与行人也只有2至3米距离。

  安装新黄波灯仍未改善

  运输署去年3月推出“智能斑马线试验计划”,在葵涌葵联邨对开斑马线安装新黄波灯,可发出闪动黄光的光环,支柱部分会发出闪动白光。另外,亦安装热能探测器探测驶近斑马线的车辆和预备横过斑马线的行人,以调节灯光亮度和闪动频率,加强提醒驾驶者让路予行人。不过,记者观察良久仍发现有车辆未有停车让行人先行。

  警方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就“没有让斑马线上的行人先行”的执法数字共录得329宗,违者可被罚款450元、扣3分,并且有机会被告“不小心驾驶”或更严重的罪行。警方不时会在全港各区举行大型打击违反交通规例的行动,针对涉及驾驶者和行人的不良习惯,包括“没有让斑马线上的行人先行”、“驾驶时手持手提电话”及“不依交通灯号过马路”等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其实所有行人及司机,无论是否使用斑马线,都应留意四周环境情况,并应谨记遵守交通灯号及其他交通规则,切勿贪一时之便,罔顾自己或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