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迎难而上/施工挑战大 需克服桥底高度限制

2025-01-24 05:01: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东岸板道利用东区走廊下方空间,依桥墩建于水体上方,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席何文尧昨日在东岸板道开幕礼上介绍,项目由公众参与、咨询、设计到施工,困难重重,施工过程须克服海上建造、桥底高度限制问题;同时板道南面是北角区居民居住地,故物料及机械无法通过民居区运输,须依靠海路运输,又牵涉潮汐涨退和打风等限制。

  利用潮汐涨退 “浮托法”安装

  土木工程拓展署南拓展处副处长陈炳华表示,开合桥的重量与5架C919客机相若,需在内地厂房预制组件后航运来港。为克服东区走廊桥底高度限制,工程团队于两个新建桩帽上,安装临时滑道,利用千斤顶将开合桥滑动到合适位置安装,其间桥梁顶端与东区走廊桥底只有约240毫米的距离。

  同时,工程团队利用潮汐涨退的特点,在板道组件运送到港后,以“浮托法”进行安装。工程船只先驶到东区走廊下,利用潮涨时较高的水位,由两辆放置在船上的“自走式模组运输车”,将重逾百吨的板道组件运送到预先安装的支撑位置,待潮退时,板道组件跟随水位下降,可准确落在支撑上。\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