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刘婆婆因治疗肺癌而花光了毕生积蓄。
“一个月要四万元的药费,我不知如何支付,无办法之下我只有申请综援。”80岁的刘婆婆去年八月因呼吸困难就医,确诊肺癌第四期。考虑其年龄,医生推荐服用免费第一代肺癌标靶药,却在一、两个月后副作用频发,今年一月还因肺炎住院。经医生会诊后,给予三个方案:每月自费约四万元的第三代肺癌标靶药、免费化疗和纾缓治疗。刘婆婆认为纾缓治疗等同于等死,化疗对她这个年纪也难以承受,第三代药成唯一希望,惟高昂的药费却令她却步,“我向医生一再查询,他说由于癌细胞没有上脑,又没有检出特定的细胞病变,因而不获资助或豁免。”她又指为了治病,子女四处筹钱,她自己也用尽了棺材本。如今,银行户口里仅剩三、四万元,她表示无奈下,只能申请综援,期望能获得药费减免。
个案二 李母申综援遭拒绝
同样的困境也降临在李先生一家。他表示87岁的母亲不幸被确诊患有第四期肺癌,医生告知,最好的治疗是服用第三代肺癌标靶药。每月四万元的药费,即使对于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都不是小数目,何况他们只是普通家庭。他又指在向驻院医务社工查询后,得知符合资格的综援人士可免费服用此药。然而,李先生指替母亲申请综援时,却被以正在申请外佣照顾母亲为由拒绝。有关社工向他表示,聘请工人照顾母亲被视为子女供养的一部分,代表母亲有额外收入,因此不符合申请条件。这让李先生感到十分委屈和不满,他觉得这样的规定不合理,既要求病人支付高昂药费,又不允许聘请工人照顾病重的家人,最终只会使有需要的病人更加依赖政府救助。在权衡之下,他只能选择放弃申请外佣,以争取母亲的综援资格。
个案三 Raymond取强积金买药
“我提前领取自己的强积金买药,山穷水尽才考虑向医院申请资助药费。”64岁的Raymond在2017年因咳嗽就医,辗转确诊肺癌,当年六、七月手术切除右肺组织。2019年因癌指数升高服用第二代标靶药,因工作自费购买。2020年4月转用免费第一代药,但癌指数仍上升。2021年肺部别处病变接受电疗,2023年再次手术,术后开始服用第三代标靶药。高昂药价令他花光积蓄,他便提前领取强积金买药,“山穷水尽”时想申请资助,却因和医护沟通误解错过时机,无奈只能回内地买药服用。他无奈慨叹,病人老实支付的代价便是散尽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