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港籍律师在南沙担任首席仲裁员,成功审结一宗涉多人劳动争议案件。右图:南沙区人社局率先试点聘任港澳人士担任仲裁员,已历经五年探索实践。
近日,南沙区人社局自率先试点聘任港澳人士担任仲裁员以来,历经五年探索实践,迎来全新突破:港籍律师赵志鹏首次以首席仲裁员身份成功审结一宗涉多人劳动争议案件,为全国首例。该案圆满办结,不仅验证南沙区港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的专业能力与法律素养,还标志港澳同胞正以更深程度和更广维度融入湾区法治建设进程,为构建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有港商振奋地表示,这一制度创新增强了港澳同胞的归属感,并提升了对当地投资环境的信任。有本港法律界人士、大湾区执业律师表示,大湾区的仲裁发展潜力巨大,香港律师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高效解决跨境及跨法律领域的争议,推动经济发展。\大公报记者 帅诚 广州报道
“第一次当主审,深感职责重大,既要严格把控审理程序,精准适用法律条文,又要兼顾双方诉求,生怕哪里考虑不周。我内心一直在打鼓,但好在南沙的同事给力,最终顺利结案。”赵志鹏在庭后分享体会。同为首批港澳仲裁员的谢嘉乐律师,是本次案审的合议庭成员,他坦言:“在南沙的工作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粤港两地之间劳动法律实务的差异,受益匪浅。”他们认为,港澳人士参与内地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具有双重意义:既能促进三地法律实务交流,消除认知差异;又能将内地劳动争议化解经验带回香港,帮助港商更好地了解南沙区法治环境的优越性,增强投资信心。
港企:令争议解决更高效
当前,南沙共有10名港澳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年均参审劳动争议100余件,不仅稳定了港澳人士在内地投资创业就业的信心,更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治理的一体化、规范化、法治化进程。港资企业镇泰(中国)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得知南沙区聘任我们香港的同胞参与内地劳动争议仲裁,倍感振奋!这不仅让港人在湾区法治建设中发挥专业价值,更让我感受到‘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港人通过在南沙参与司法实践,能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兼顾香港商业习惯与内地法规,使争议解决更高效、更公正。这种制度创新,既增强港澳同胞的归属感,也让我们对南沙投资环境更加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