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卫生署昨日与12间新纳入“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的内地医疗机构签署服务协议。
香港长者对内地医疗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长者医疗券正逐渐扩大在内地的使用范围。再多12间大湾区医疗机构纳入“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令试点医疗机构由现时的7间增至19间,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扩展至珠海﹑佛山﹑惠州、江门和肇庆。
特区政府昨日表示,争取在今年第四季或之前,陆续在新增试点医疗机构开展相关安排,让更多香港长者更好使用基层医疗服务,提升健康。\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本港卫生署昨日与12间内地医疗机构签署服务协议,包括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市中医院、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等,新增的12间医院分布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江门及肇庆,连同之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一院两点”,合资格申领医疗券的香港长者,将可以在合共21个大湾区服务点,使用医疗券支付门诊医疗护理费用。
1.3万香港长者已使用服务
医疗券计划于2009年推出,现时资助每名年满65岁或以上的合资格香港长者,每年2000元的医疗券金额(累积上限为8000元),让他们在所属社区选用最切合自己健康需要的私营基层医疗服务。
“试点计划”自去年开通后,截至今年三月底,已有约13350名合资格长者在计划下的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券支付护理服务费用,交易宗数超过24600宗,申领交易总额约3216万元。
新试点今年内逐渐推行
卫生署署长林文健在签署仪式上表示,感谢广东省卫健委和相关城市的卫生部门,积极支持和协助特区政府进一步扩大“试点计划”,为合资格香港长者提供更大便利和灵活性,以保障及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同时进一步促进大湾区的医疗合作,携手共建“健康湾区”。
林文健指出,卫生署将根据协议,积极与各新增试点落实后续安排,包括人员培训、财务安排、系统对接等,争取在今年第四季或之前陆续在新增试点机构开展相关安排,让合资格香港长者早日在更多服务点使用医疗券,更好使用基层医疗服务,提升健康,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医健通流动应用程式内的“跨境健康纪录”及“个人资料夹”功能,亦适用于“试点计划”下的大湾区医疗机构,以便利香港市民自携电子病历纪录作跨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