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冠活跃度再次上升,专家估计与病毒变异有关。
【大公报讯】记者刘硕源报道:本港新冠活跃程度创一年新高,有专家估计,本港今年至今的儿童新冠重症个案,实际数字可能超过卫生防护中心早前公布的5宗,有儿童感染后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康复后六星期仍然发高烧,大约一成染疫儿童出现“长新冠”症状,他再次呼吁家长应带孩子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爆发料因病毒株变异
卫生防护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4日,XDV是现时最流行的新冠变异病毒株,占所有经分析样本的76.5%,KP.3则占23%,JN.1只占0.01%。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昨日表示,新一轮新冠爆发的原因复杂,估计是病毒株变异,同时碰上社区抗体下跌。他指去年10月至今年3月中,社区传播率维持低水平,市民即使感染亦未必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而半年前接种的疫苗,抗体逐渐消失,结果自上月起,有一定数量的人感染,病毒逐渐在社区传播。
刘宇隆称,今年新冠重症、死亡个案较去年高峰的少,但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高危群组仍面对高风险。本港目前疫苗接种率偏低,过去一年,6个月至11岁儿童只接种大约1100剂新冠疫苗,而近期入院个案大部分无接种过疫苗。他建议,长者及残障人士、严重长期病患者等脆弱人群,注射疫苗加强剂,并加强个人卫生环境。
儿童重症料超过5宗
卫生防护中心早前公布,今年至今累计5宗儿童新冠严重个案,当中3人没接种新冠疫苗。亚洲儿童传染病学会主席关日华表示,相信实际数字超过5宗,因为部分病童入院后很早已接受治疗并康复,可能因此未通报。
关日华表示,3月底至4月中,已有5至6名儿童感染新冠后,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这些患者感染新冠并康复后的2至6个星期内,发高烧,例如高达39度持续不退烧、身体出红疹及舌头肿胀等,心脏、肝脏等多个器官发炎,这些都是新冠感染后免疫系统的反应引致,多数发生在5、6岁的小朋友身上。患者需要住院观察,严重会引致死亡。
他称以往病例中,有约一成染病儿童康复后出现“长新冠”症状,例如味觉消失、认知及思考能力变弱,症状可持续半年至一年。他再次呼吁家长切勿忽略新冠感染对儿童影响,应尽快带孩子接种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