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谭慧雅副校长
在教育的路上,爱与理解一直是谭慧雅老师坚守的底色。这位现任慈幼叶汉千禧小学副校长,从教二十多年来,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陪伴学生成长,她始终相信,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项心灵的事业。
引导学生面对犯错背后原因
三年级的孔孝妍小朋友告诉记者,谭老师从来不会责骂学生。即使有人犯错,她也会先听解释,若理由合理,就不会批评。当记者将这样的评价转述给谭老师时,她笑着说:“孩子有时发脾气,其实是因为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用这种方式来求助。”她认为,教育的起点是建立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错判断。她说:“我们要用心去陪伴、去理解、去触动孩子的心灵。”
这样的教育理念,听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充满挑战。谭老师表示,关键在于引导孩子面对内心的“交叉位”──即犯错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以成人的视角急于评判。她回忆起一位六年级转校生的故事。这名学生因行为“顽劣”被前校误解,转校后也与同学频繁发生矛盾,甚至在被询问时选择说谎。谭老师没有责备他,而是对他说:“我只是想了解情况,和你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来指责你。”第二天,这名学生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后来,他的母亲特意致电学校,表示这是孩子第一次主动反思并坦白自己的过错。谭老师深刻地感受到,耐心与关爱能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而这种改变比单纯的批评更有力量。
当谈起为何选择走上教育这条路,谭慧雅回忆起她大学暑期到一间小学担任暑期班老师。班里有个男孩经常不交作业、挑衅老师,大家都视他为“问题学生”。但谭慧雅并不想用这样的标签去定义他。她主动走近他,课后与他聊天,在他犯错时给予他表达的机会,试着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一个月后,他真的变了。他会主动跟我打招呼,交作业,甚至愿意在班上服务。”谭老师回忆道,有一次男孩对她说:“老师,其实你是第一个不觉得我是没得救的人。”那一刻,她深深被触动。“我明白了,教育的真正价值,不是提升成绩,而是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我不是改变了他的命运,而是陪他找到自己的方向。”这段经历让谭慧雅笃定,成为老师是她的使命──她希望能像启发自己的老师一样,影响更多生命。
进修学习 把新知识融入课堂
在谭慧雅的眼中,教育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更是连结他们与国家未来的桥梁。作为一名“四有好老师”,她以仁爱、专业和智慧,将教育的理想落实在每一堂课、每一段关系和每一个选择中。为了让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她持续进修,学习如何将生成式AI等前沿科技融入课堂。同时,她也致力于优化公民与国民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发展,结合生涯规划,引导他们思考:“我将来可以在哪里发展?我怎样为社会、为国家出一分力?”
“当孩子知道你不是想改变他,而是愿意陪伴他,他就会慢慢改变。”谭慧雅坚信,真正的教育,是用心去感动孩子,是帮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重视、被相信、被爱。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教育是心灵的事业,老师是灵魂的园丁。
大公报记者 李慧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