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师德师风奖 《好老师故事》7/聆听、陪伴 与学生同悲同喜

2025-07-06 05:01: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胡馨文助理校长

   一位好老师会走进学生的生命,以聆听、陪伴来照顾他们的心灵需要,彼此同悲同喜;有老师深信每位学生都有独特才能,利用午膳时间举办问答比赛,让他们发光发亮;有老师非常重视品德培养,希望用真善美感化学生。

  由《大公报》主办的第二届“香港优秀师德师风奖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于6月26日顺利举行,28位获得优秀奖的教师陆续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分享教书育人难忘事。《大公报》推出《好老师故事》系列报道,弘扬师德师风,共同说好香港教育故事。

  仁济医院董之英纪念中学胡馨文助理校长:待学生如子女 共度成长每段路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只要用‘对’方法,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得到、学得好、能够成功。”第二届香港优秀师德师风奖得主仁济医院董之英纪念中学教师胡馨文老师说。胡老师善于察觉学生的需要,以聆听、陪伴、拥抱支持学生,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重视他们的人生。曾有一名足球班的女学生受到严重的情绪困扰,胡老师经劝说见社工、看医生,以及日复一日到医院探望及陪伴,学生最终恢复起来并顺利完成文凭试。胡老师就是这样拖着孩子们的手,与他们同悲同喜。不知从何时开始,学生们由“Miss Hu”改口叫她“妈子”,这也表达了她在学生心中的角色,是以生命润泽生命。

  胡老师具17年教学经验,在仁济医院董之英纪念中学任教已踏入第7个年头,过去三年主要任教公民科、企业与财务概论科,现为助理校长,她亦是学校的品德及公民教育委员会主席,并有担任实习教师及新入职教师的启导教师。

  邀学生跑步“出汗” 排走郁结

  她分享与两名足球班的女学生建立了深厚感情的故事。胡老师爱叫她们作“女儿”。她说:“虽然她们都看似很强大开朗,但都有脆弱的时候。很多时在校园的一句关心,你怎样啊?今日好吗?她们就会开始把心事说出来,抒发内心的不快乐及负面情绪。”胡老师忆述,于中五那年留意到她们有心事,便邀约她们每星期一次课后去跑步做运动。美其名,胡老师是叫她们做她的教练,陪她做体能,其实是希望与她们一同“出汗”,排走郁结,同时制造机会,让她们可以好好分享。

  当中一名“女儿”因为个人原因,于中六开学时出现严重的情绪困扰,一度封闭自己,可幸胡老师已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在胡老师的鼓励下,学生愿意回到学校向她倾诉和面对。胡老师得知她发生什么事后,感到非常难过和心痛。终于,在胡老师的劝说下,学生愿意见社工、看医生,一直拖着她的手,陪伴她由学校到医院安顿。由“女儿”入院开始,胡老师便隔天去探望她。“我很想她能感受到有人疼爱她,想她知道她是值得别人疼爱的。”现在,这名学生已成为一位受人欢迎的足球教练;而另一个“女儿”已经结婚并做妈妈了。胡老师眼泛泪光地说:“我很感恩能够走进他们的生命,可以与她们同悲同喜,陪伴她们走出曾经困难的阶段。”

  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

  胡老师也提到,精神健康是近年大家关心的议题,幸运的是自己任教的学校未遇上严重的相关危机。她表示,希望借着这次获奖的机会,勉励同仁,老师的用心付出、努力耕耘,始终会被看见。“有国才有家,教育学生成为爱国爱港的公民,是我的使命。我们重视价值观教育,这是无形却十分重要的预防性工作,培育学生的正面价值观及态度是我另一重要任务。协助学生面对抉择时,持守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日常行为中实践。”

  胡老师对学生有要求,亦有期望,但更重视他们的成长及需要。最后,她一脸欣慰地说:“感恩学生不再需要我的陪伴,可以展翅开展人生的新篇章。哪怕只是在走廊上的一句慰问,都可能成为他们困难时的曙光,我希望我的学生感到被关爱、被看见,以生命润泽生命。”\大公报记者 叶浩源(文、图) 张凯文(视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