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关爱队成员昨日在旺角向途人派发避蚊贴和防蚊资讯。
本港上周六发现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热输入个案,如何防止病毒传播成为市民关注焦点。专家指出,孕妇感染基孔肯雅热或有机会传染给婴儿,提醒12岁以下小童不要使用浓度高于10%的避蚊胺产品。
亚洲儿童传染病学会主席关日华昨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市民到户外地方或由蚊患地区返港都建议14日内持续喷蚊怕水,避免被蚊叮咬传播开去。他引述外国经验称,孕妇一旦被蚊叮咬而受感染,如分娩前病毒量仍然很高,便有较大机会将病毒传给婴儿。婴儿出生后便会出现病征,对身体不同器官都会受影响,脑部可能会长期受损,因此孕妇要慎防被蚊叮咬。
小童宜慎用避蚊胺产品
关日华表示,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能有效防蚊,但小朋友要因应年龄,使用适当浓度的避蚊胺,年纪越小,建议使用浓度越低,两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能使用,多个儿科医学会建议两岁以上的小童才使用避蚊胺。幼童最好避免用喷雾式驱蚊剂,以免被儿童吸入气管,应该用手将驱蚊剂均匀地涂抹在儿童身上,返家后尽快清洁身体,除了减少避蚊胺引起皮肤敏感的机会,亦减少造成神经中枢受损的机会。
关日华提醒若同时使用避蚊胺和太阳油,应先涂太阳油,因太阳油会使避蚊胺的气味无法散发出来,无助于防蚊。他提到,涂上避蚊胺后约有10%会进入人体,而小朋友会因此出现过敏反应,若浓度太高或吸收太多的话,会影响中枢神经,或出现抽筋等情况,建议12岁以下小朋友不要使用浓度高于10%的避蚊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