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编剧朱海:在磨难中寻找抗争意志 抗战十四年,《大公报》的文化长征

2025-08-15 05:01: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著名策划人、编剧、词作家朱海在杭州工作室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为了创作《一张报纸的抗战》,他已翻阅了百多本书。\大公报记者茅建兴摄

  【编者按】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联袂打造的原创音乐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在北京和香港首演,并将在全国巡演。目前话剧剧本创作已经完成,由国家话剧院承担演出任务。将《大公报》的抗战历史搬上舞台,对坚持文化自信和弘扬时代精神,都起到积极作用,观众翘首以待。

  “一纸风行,承国之重,江山载此,千秋共读。”著名策划人、编剧、词作家朱海在杭州工作室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坦言,“时代给予我机会,能让我这支笔飞起来。我想写的话剧是能够穿越历史,能够完整记载一个时代的人物,她就是《大公报》,所以我决心创作《一张报纸的抗战》。”\大公报记者 茅建兴杭州报道

  谈及这部话剧,担任编剧的朱海难掩激动,《大公报》吸引他的除了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三位报界巨头外,还有范长江、萧乾这样的战地记者,以及始终秉承“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办报宗旨。一家报馆,一群文人,一支笔,一张报,从“九一八”事变当年刊出一万期,到抗战胜利告捷刊出一万五千期,坚守“绝不在日寇铁蹄底下出版一天”的办报理念,义不受辱,决不投降,不断南下,六迁其址,一走就是十四年,足迹遍布天津、上海、武汉、香港、桂林、重庆等地,其战地记者更活跃于东西方两大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将“吃下砒霜,毒死老虎”的铿锵誓言,化作五千多个日日夜夜。“这是抗战文化的一次伟大长征,从北到南,这非常不易,我深深为之感动。”

  青年看此剧将获益良多

  “《大公报》这十四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构筑了这份报纸波澜壮阔的历程。我们的创作是将国共两党共同抗战在一部戏里面同时展开,这是一次新的尝试,而目前我们的主体创作已经完成。”朱海指出,就是因为有了抗战的十四年,让中华民族彻底觉醒,形成了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意识和精神,从这处意义上讲抗日战争可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我特别希望在苦难中寻找精神的亮点,在磨难中寻找那种抗争的意志。《一张报纸的抗战》公演时,我相信从这个剧里获益最大的是今天的青年,是未来的青年,以及一切热爱和平、愿意与中华民族并肩前行的世界各国人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