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搜救犬队拟引入国家队“远程指挥”技术

2025-08-15 05:01: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消防处搜救犬队曾在土耳其及缅甸等多个地震灾区发挥出色表现。\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

  【大公报讯】记者肖泓宇报道:消防搜救犬队借鉴早前在土耳其、缅甸地震灾区救援经验,升级本港救援训练并加强与国家救援队交流,计划年底赴云南访问“中国救援云南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面对复杂环境挑战,领犬员优化搜救策略与干扰训练,并计划引入国家队的“远距离指挥”技术,同时通过开放日增进公众认识。

  消防处高级消防队长(高空拯救专队)祝山珩表示,消防犬队现有7只工作犬,包括2只搜救犬及5只火警调查犬,其中2只搜救犬Umi和Twix曾参与香港救援队于2023年土耳其及2025年缅甸搜救工作。他介绍,搜救犬能快速对山地、森林、建筑领域的失踪人士进行搜索,在发现目标后会吠叫通知领犬员;火警调查犬则在火灾后协助调查人员搜证,侦查是否存在助燃剂(发现目标后会安坐下通知领犬员),缩短火场调查时间。

  海外救援经验反哺港搜救训练

  消防处搜救犬队领犬员陈柱匡分享2025缅甸救援经历时指出,灾区40℃高温对首轮搜救是极大的挑战,即使团队携带冰袋、电解质饮品等物资,高温环境亦使犬隻的体能消耗极快。领犬员蒋天朗续指,缅甸灾区面积大、环境复杂(多树木、大型建筑),每次搜救前需先评估建筑物倒塌方向、潜在危险(漏电、积水、蛇患等),排除危险后再派犬隻搜索。陈柱匡表示,每次搜救后,都需对犬隻的身体和鼻腔进行检查,在极端环境下作业,维护好人犬关系也非常重要。

  蒋天朗表示,在这次支援返港后,救援队总结了经验,并将其融入到本港搜救训练中。“搜救过程中,大型灾区存在大量噪音、气味干扰,因此加入这些干扰因素训练,确保搜救犬工作时保持专注力,减少意外的发生。”

  加入干扰因素训练 确保专注力

  在缅甸期间,香港救援队与国家救援队交流了搜救犬的搜索策略和训练心得。蒋天朗表示,在高温地区作业时,应避免日晒时段出动,保留犬隻体力以维持最佳搜救状态;在搜救犬训练方面则探讨加入漆黑环境下的搜救内容,加强犬隻的敏锐性。陈柱匡则认为搜救犬在漆黑密闭的室内环境的搜救能力仍然不足,需加强这方面学习和训练。

  祝山珩补充,和国家救援队交流后,发现国家搜救犬队在救援过程中使用远距离指挥作业方案,即犬隻根据领犬员在远距发出的指令自主作业,完成任务后返回指定位置。他表示,国家救援队训练体系成熟,将借鉴其“远距离指挥”方案,提升搜救犬的独立性、自信心与反应能力,并计划年底访问“中国救援云南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

  此外,蒋天朗表示市民可通过消防处每月举办的开放日活动接触搜救犬。他表示,此举不仅能让市民了解搜救工作,亦能宣传山地活动安全、防灾防火等意识,且带领搜救犬参与活动也能让牠们在嘈杂环境下接触陌生人,有益于年轻犬隻的社会化训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