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店售“临期食品” 有货品过期五月

2025-08-15 05:01: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型连锁超市设置“特价区”或“清货区”,处理包括即将到期货品。

  【大公报讯】记者赖振雄报道:“临期食品”一般是已接近保质期、仍在有效期限内的食品。消费者委员会派员到五间商号共18间超市及零售点,了解各店售卖临期食品的种类、价格及标示方式,“临期食品”较原价便宜26.8%至71.1%,但部分货品过期四天至最多约五个月不等,而且价格标签所示的到期日,竟然是晚于货品包装所示。

  消委会抽查的五间商号,共18间门市,包括:两间连锁式临期货品店FlashGreen和GreenPrice,以及三间大型连锁超市AEON Stores、百佳超级市场(包括FUSION及TASTE)及惠康超级市场(包括Market Place)。

  FlashGreen分店所检视的108项货品,14项(13%)已过包装上标示的最佳食用日期,货品的过期时间,由最少四天至最多约五个月不等。在GreenPrice分店所检视的111项货品中,有36项(32.4%)已过包装上标示的最佳食用日期,过期时间介乎四天至接近三个月。

  至于大型连锁超市,一般会设置“特价区”或“清货区”,处理包括即将到期货品。百佳分店的118项货品,有102项(86.4%)在三个月内到期,16项则在三个月后到期,清货货品的售价便宜40.5%至70%;惠康分店87项货品,有52项(59.8%)在三个月内到期,另有34项在三个月后到期,与店内找到24项相应货品比较,清货货品便宜26.8%至71.1%。

  百佳、惠康分别回复消委会时,强调所有已过“此日期前最佳”或“此日期或之前食用”期限的产品,均须下架。

  GreenPrice回复消委会表示,其货架电子价钱牌上的日期,是该公司与代理商沟通后,建议顾客在该日期后三个月内使用的资讯,并不代表产品包装上标示的最佳食用日期。FlashGreen则未有任何回应。AEON Stores以口头形式表示,不参与是次调查。

  消委会认为,相关商户应加强标示的准确性,以免因错误或不清晰的资讯,导致消费者误购不合适的货品,或依赖不正确的食用期限进食食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