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田科技城创科用地 分五集群规划

2025-08-19 05:01: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规划署昨日向城规会提交新田科技城创科用地《规划及设计大纲》草拟本,城规会将于本周五开会讨论。图为新田科技城构想图。

  北部都会区发展持续推进,规划署昨日向城规会提交新田科技城创科用地《规划及设计大纲》草拟本,其中210公顷创科用地按位置和特质分为五个集群,详列每个集群的主要用途、配套设施、概括规划参数,以及规划和城市设计要求,预料可提供逾6100万平方呎楼面,并提供约6400伙人才公寓。城规会将于本周五(22日)开会讨论。\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

  城规会周五开会讨论

  新田科技城总发展面积达627公顷,提供约300公顷创科用地,是北都的发展重点,亦是整个北都产业发展的重心。城规会去年七月通过新田科技城法定图则,同意创科用地的规划需具弹性,亦同意应透过由城规会通过的大纲,完善详细规划设计,让创科产业发展与乡郊生态环境更好结合。

  规划署昨日提交的新田科技城创科用地《规划及设计大纲》草拟本,将其中210公顷创科用地按位置和特质分为五个集群,详列了每个集群的主要用途、配套设施、概括规划参数,以及规划和城市设计要求。

  文件显示,每个集群占地20.51公顷至70公顷不等,并划定了每个集群的总楼面上限,介乎约883万至1440万平方呎,主要潜在创科用途包括发展生命与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械人技术、微电子与智能设备及发展先进产业,例如新材料、能源与绿色科技等,将来亦提供约6400伙人才公寓。

  在五个集群中,最早发展的为集群1,位于新深路以东、粉岭公路以北,由七幅地皮组成,占地20.51公顷,涉及总楼面面积约882.6万平方呎。集群1将交由香港科技园发展及管理,并会分期发展,香港科技园预计会在今年第三季完成有关集群1创科用地的规划研究。资料显示,科技园在今年6月曾经邀请财团提交参与意向。

  其余四个集群,以集群3规模最大,占地达70.05公顷,料可提供1439.7万平方呎楼面,已纳为新田科技城第一阶段的第4批次发展。已纳入同批次发展的还有占地约46.7公顷的集群4,料可提供1209万平方呎楼面。

  设计加入生态保育城乡共融等

  最新草拟大纲特别将生态保育、城乡共融及蓝绿元素的设计元素加入相关集群,例如在集群1会保留重要的传统乡村文化资源,如当中位于洲头的“盘古王”及旁边的大树,及提供多用途公共空间供村民及其他人士使用。

  在集群3及其他部分毗邻鹭鸟林及主要雀鸟飞行航道的创科用地中,规划署亦建议采用阶梯式建筑物高度,或将建筑物后移10米。至于在邻近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的集群3及集群4,规划署建议保留及修复位于创科用地及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边界的鱼塘,考虑将修复后鱼塘纳入该保育公园管理,及设立35米阔非建筑用地的生态界面,以作缓冲。

  规划署强调,在拟备大纲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城规会及申述人士去年提出的意见,并咨询了专业学会及团体、乡村代表,以及因应环评报告批准附带条件而成立的环境监察小组。署方相信透过大纲,能将新田科技城打造成集产业发展、生态保育和宜居环境于一身的新社区,充分实践北部都会区“城市与乡郊融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概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