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高才通人才为香港作出贡献,获得各方肯定,议员认为毋须收紧签证门槛。
劳工及福利局近日公布,高才通平均续签率54%,引起坊间热议。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立法会议员尚海龙和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水志伟昨日表示,一致肯定高才为香港作出贡献,指不需要收紧签证申请门槛。\大公报记者 郭如佳
尚海龙认为54%的续签率符合预期。他表示“C类”人才拉低了高才通的续签率,严肃性低,有羊群心态属于意料之中,“B类”人才未续签主要的原因和子女教育有关,子女没有就读心仪学校,叩门失败故放弃续签。水志伟留意到“B类”和“C类”人才的续签率低是可以理解的。“因年轻人普遍需要不断摸索前路,参考英国Graduate Visa,他们给予海外大学毕业生的签证续签率都在46%,其实跟香港相若。”A类人才续签高达77%为理想水平。水志伟认为,政府需要继续进行类似问卷调查,观察续签者日后的就业趋势、行业分布、生活水平等,让当局更了解高才在香港的状况。
缓解缩班杀校 带动楼市
至于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有高才在表示取得签证只是为了来港看演唱会,高才通沦为“两年旅游签证”的言论,尚海龙认为就算过往两年时间只是来看演唱会或者旅行消费都对香港经济有帮助,综合来看,以往很多学校杀校、缩班,但是现在直资、官津大部分学校都得以保留,这方面有人才子女的贡献。此外,香港楼市租金疫情后长时间低迷,自从计划开始,住宅租金都有较大升幅。他表示,“高才买楼的比例从最初的5%到达13%,提升明显,带动楼市的发展。”
有观点怀疑高才为了续签,揾工时“放低姿态”,部分刚毕业高才的收入水平跟本港大学生相若。尚海龙认为香港工作生态远远不足,续签人才集中从事金融、商业贸易及创科等,部分高才来港后无法一展所长。尚海龙解释:“有人才过去从事新能源汽车设计,到港后只能转投平面、广告设计,设计横额等普通东西,促使我思考。现在我们要用好A类高才,企业家高才则要想尽办法让他们创立多元化企业。”
缺人才领域 多与企业合作
对于需否收紧签证门槛,尚海龙认为“不需要收紧”,形容高才通是广受欢迎的政策,政策原意是让申请者在香港有两至三年适应期,他不希望政府的决策出现“钟摆效应”;如果是对本港正面的政策,他认为大家应该再多观察,“让子弹飞多一会”。水志伟认为,高才通政策是补充人口和劳动缺口的措施,初期以“广纳”形式处理说得通,但长远建议按照本港的产业和人才需求作动态调整,选择性吸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