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陈茂波在发布会致辞时表示,香港与大湾区具备卓越条件,能成为世界最具活力及影响力的创新集群之一。右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昨日公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全球第一,首次超越连续五年居首的“东京─横滨”集群。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昨日公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全球第一,打破过去五年蝉联第二纪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言人表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创新集群排名,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能力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肯定。\大公报记者 江凌风(文) 蔡文豪(图)
《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风险资本交易量,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今年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第一,过去五年间专利申请的密度为每百万人2292个,科学论文发表的密度为每百万人3775篇,风险资本交易量的密度为每百万人135宗。
中国拥24集群全球最多
全球百大创新集群涵盖33个经济体,数量最多是中国,有24个,其次为美国(22个)、德国(7个)。亚洲在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方面占优,欧美在风险资本交易量方面领先。科学论文发表量前三甲的集群分别包括:北京,占全球总量的4%、“上海─苏州”占全球总量2.5%,和“深圳─香港─广州”占全球总量的2.4%。专利申请量占最高的集群为:“东京─横滨”,占10.3%、“深圳─香港─广州”占9%和首尔占5.4%。2019年至2023年间,百强集群共吸引了近16.9万笔风险资本交易,其中“圣何塞─三藩市”占6.9%、纽约市占4.5%和伦敦占4.4%,遥遥领先。以人口规模计,“圣何塞─三藩市”和“剑桥(英国)”是创新密度最高的集群,其次是“波士顿─剑桥(美国)”、“宁德(中国)”和“牛津(英国)”。是次排名宁德跃居全球第四,主要得益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利申请量的激增。
专利申请受理量增长强劲
特区政府发言人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加上内地与香港管理的风投与私募基金规模在亚洲分别稳占第一、二位,深港穗集群在引导资金支持创新意念转化为落地成果方面表现卓越,广受认同。未来,香港将继续与大湾区兄弟城市紧密协作,推动区内创科事业蓬勃发展。
陈家昌:与内地珠联璧合双向赋能
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陈家昌致辞表示,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加快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与内地珠联璧合、双向赋能。他表示,开放合作方为正道,愿以更开放的姿态携手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志成表示,是次排名充分体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集群在全球的代表性。上半年“深圳─香港─广州”专利申请受理量增长势头强劲。他续指出,香港是国家高水准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未来将继续全力支持香港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和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高地。
孙东:继续强化科研等工作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特区政府未来将继续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增加专利申请数量、强化基础科研优势发表更多科学文章、要有更多风险投资。
孙东认为今次成功有赖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合作,河套香港园区即将开园,科技公司、顶尖大学将陆续入驻;此外,前海、南沙亦属重要合作平台。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发布活动,由国家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香港特区政府承办。活动期间举办两场座谈会,汇聚海内外专家探讨大湾区创新潜力与国际合作,场外并设有香港、深圳和广州的创科成就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