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将于9月3日在北京举行,由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由香港各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今日抵达北京。香港社会各界对今次纪念活动充满期待,多名政界人士向《大公报》表示,此次阅兵展现了国家防御能力的现代化和科技化转型,也将极大提升香港市民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民族自豪感。
新兵种新型作战力量群亮相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冼汉廸指出,他曾于2019年作为香港科技界代表在北京现场观礼,首次直观感受到“大国重器”的分量,那份震撼与自豪至今难忘。时隔六年,冼汉廸再度满怀期待前往北京。他指出,本次阅兵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多个新兵种,以及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群的首次亮相。这些展示充分体现我国在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冼汉廸强调,此次阅兵不仅展现国家防御能力的现代化和科技化转型,更将“大国重器”的内涵从“硬核实力”提升至“智慧高度”,而且所有展出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彰显出中国在武器装备领域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跃升。
市民关注国家国防建设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表示,今次阅兵将有华南游击队徒步方队,便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全力支援祖国抗战作出的贡献,更体现了在祖国需要的时候,香港从未缺席。事实上,香港市民非常关注国家的国防建设,每逢军营开放、军舰访问香港等活动,大家都会踊跃参加。近期香港本地也有不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极大提振了市民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民族自豪感。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至颖认为,此次香港特区政府组织的代表团约360人,成员涵盖社会各界。这种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香港社会对各阶层参与国家盛事的重视。对比十年前,这次香港代表团规模有所扩大,参与更广,组成更加多元化,显示中央政府对香港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增加,也反映香港社会各界对国家事务的参与热情更高。特区政府近年推动的爱国教育,从抗战纪念展览到重走抗战路线,正让年轻一代明白:香港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这次阅兵提醒我们,纪念胜利并非沉湎仇恨,而是从苦难中汲取力量。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发展利益,方能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可逆转。\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