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陈杰报道:全球暖化令海平面上升,问题已日益严峻。过往科学家透过卫星测高技术,难以直接应用于监测全球海洋质量变化。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团队早前透过自主研发的正向建模技术,发现过去30年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约3.3毫米,累计上升约90毫米,且上升速度持续加快,有关研究成果已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
30年间累升约90毫米
理大学者早前开拓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首次成功对全球海洋质量在过去30年(1993至2022年)的变化进行直接观测,进一步验证全球海洋质量是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次研究显示,其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持续加快,累计上升约90毫米,其中约60%由海洋质量剧增造成。自2005年左右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主因为全球海洋质量增加,主要源于格陵兰等地的极地冰盖及陆地冰川加速融化,占全球海洋质量总增量逾80%。
团队证实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主要基于两大因素,包括海洋吸收地球气候系统中约9成多余热量,引发海水热膨胀效应,致使海水体积增加,以及陆地冰川及冰盖融化产生的大量淡水流入海洋,造成海洋质量的增加。因此长期监测全球海洋质量变化,能有助了解主导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因素。
理大表示,是次研究透过精确量化全球海洋质量的增加,全面评估其对海平面变化的长期影响,并为验证耦合气候模型提供关键数据,以便有效预测未来海平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