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规管网约车法案将于今日刊宪,并于下周三提交立法会首读。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要求,营造网约车和的士共存环境,各界期望已久规管网约车的法案将于今日刊宪。政府建议的网约车规管框架,个人登记的私家车车主才能够载客,为车辆申请许可证时,车龄须低于12年,网约车平台亦须申请牌照,若无牌经营平台,最高罚款100万元及监禁一年。条例草案建议,司机须通过的士司机笔试、五年内无严重违规,若任何人非法出租或取酬载客,可被取消驾驶执照一年至不多于三年。
有职业司机透露,以往部分网约平台租车予司机,规例限制“一人一车”,变相限制网约车数量增加,将视乎牌照费、平台抽佣等经营成本,再决定是否加盟网约车平台。不少市民期望,新规例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约车服务质素,保障乘客行车安全和消费权益。\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运输及物流局昨日向立法会提交《2025年道路交通(修订)(网约车服务)条例草案》文件,内容长达40页,规定提供网约车服务的平台、车辆及司机,均须领取牌照或许可证,对比今年七月提交的网约车规管框架,文件更进一步列明,经营平台、司机、车辆的发牌条件,以及列明一旦违反条例的相关罚则。
无牌经营可罚百万元及监禁一年
对平台规管方面,当局建议容许平台可自订车费,但须于行程开始前让乘客知悉收费安排,但同时在条例订明,政府有权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规管收费安排;条例同时建议,任何人无牌经营网约车平台,最高可被判罚款100万元及监禁一年。政府初步估计,日后大概会有数个网约车平台公司,能够符合申请资格和入场门槛,为市场带来一定竞争,牌照有效期五年,并可续期,但是除非获得政府批准,否则不可转让。
至于对车辆规管,当局建议,规定所有提供网约车服务的私家车,必须领有“网约车辆许可证”,车龄不能超过12年,换言之,一辆全新的私家车,最多可从事12年网约车业务,载客期间,指定位置展示标识,例如车辆前方挡风玻璃,车辆许可证有效期1年,可续期不多于五年,不可转让。政府早前曾经提出,网约车龄最多七年,文件补充,有关调整参考了内地和海外不同地区的相关要求,亦与政府早前建议的政策考虑一致,即是在安全为本的前设下,增加弹性,让更多私家车可以符合申请资格。
司机须通过的士司机笔试
对司机规管方面,条例草案建议,司机须通过的士司机笔试、五年内无严重违规,若任何人被判为非法出租或取酬载客,就会取消驾驶执照一年至不多于三年;若任何人驾驶他人登记的私家车提供网约车服务,最高罚款1万元。
网约车规管框架列明多项规条和罚则,有职业司机表示,由于条文未有进一步交代申请牌照的费用,而且仍未知道网约车平台日后如何抽佣,暂时仍然持观望态度。曾经驾驶网约车、现职的士司机的伍先生透露,以往部分网约平台租车予司机,条文规定限制“一人一车”,相信限制网约车数量增加,但日后是否购置私家车重返网约车行列,仍然要考虑经营成本,届时再作决定。
持牌平台料明年第四季营运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陈绍雄认为,网约车只限登记的私家车车主驾驶,目的是避免转租,但可能造成供应不足,影响乘客体验,建议考虑放宽至两人共用一辆车,并交由法案委员会讨论;他又担心,网约车车龄限制与的士不同,加入的士车队的车龄上限三年,网约车则是12年,可能造成不公平竞争的现象,更难吸引司机驾驶的士。
条例草案将于下周三(10日)提交立法会首读,政府预料明年上半年提交附例建议时,处理网约车数目等安排,明年第三季邀请平台车辆和司机申请牌照,首批持牌平台最快明年第四季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