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必须尽快发展好北都,让产业进驻,提供优质工作机会。\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在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建设务必加速推进,拆墙松绑,决定提升北都发展的决策层次,宣布成立由他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由司长级领导的工作组,制定北都各发展区的营运模式,聚焦产业发展,加快企业进驻。
政府明年内会订立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法例,授权政府制定简化的法定程序,包括成立法定园区公司,以及为园区公司设立专项拨款渠道以注入资金。据了解,政府初步倾向为洪水桥23公顷的用地成立一间由政府全资拥有的公司,注入土地及资金,尽快洽商产业进驻。\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李家超表示,对于发展北都心急如焚,北都的面积和未来人口约占香港三分之一,有其战略地位。尽快发展好北都,让产业进驻,提供优质工作机会,带动居住环境,一定对香港好。
司长级官员分管三工作组
“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包括由财政司司长任组长的“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为不同产业园区度身成立一间或多间园区公司、法定或非法定专门机构,制订公私营合作模式。
李家超指出,北都占整个香港约三分之一,若由单一公司管理,相信大家会担心,也不符合香港最好利益,因此要引入竞争,并针对不同项目以不同营运模式发展。由于投资北都涉及庞大资金,政府与商界共同发展属必然,惟当局会确保发展符合香港法律和整体利益。
政府消息人士称,成立由政府主导的园区公司,可作为新工具促进公私营合作,发展局今年内向小组汇报细节,期望尽快成立公司。政府向公司注入土地和资金,由其与有兴趣进驻的企业磋商合作细节。初步倾向先就洪水桥23公顷土地成立一间由政府全资拥有、属非法定机构的产业园区公司,公司亦可再成立子公司,专注各产业发展。
由政务司司长任组长的“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会研究北都大学城发展模式。洪水桥、牛潭尾和新界北新市镇三批大学城土地,最早将分别于2026年、2028年及2030年供使用,小组考虑土地发展以产业为导向。消息人士透露,香港要打造留学品牌,而洪水桥基建交通等可尽早完成,有空间扩大大学城用地,预计洪水桥大学城面积由5公顷扩大至9公顷。
财政司副司长会担任“规划及发展工作组”组长,负责由规划到执行全流程管理。消息人士指,工作组辖下的专案监督办公室,会与有关审批部门协调审批时限,若有个案超过某个时间节点仍未处理完,将由北都办首长级官员介入,有需要时交由发展局常秘处理。强调并非取代现有政府部门的审批权力,相关工作细节今年底前公布。
订专属法例 管理跨境流动
李家超表示,会订立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法例,授权政府制订简化的法定程序,包括成立法定园区公司;为园区公司设立专项拨款渠道以注入资金;管理指定地区跨境流动的便捷方法,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及数据和生物样本流,吸引科研及高端制造业落户香港;加快批出建筑图则;放宽各分区大纲图的准许用途及微调发展参数;加快缴付征收土地的赔偿等。他说,订立专属法例加快发展,会经过立法会讨论,既透明且有规矩。专属法例会指明适用的领域,当专属法例没有提及,其他法律会适用。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政府成立专项的拨款渠道,令园区公司迅速获得资金,更敏捷地回应市场变化。在该法例下,政府无需经过立法会程序,便可给新成立的公司注资。明年初会就法例做2个月的公众咨询,明年中提交立法会首读,望明年内通过及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