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2025施政报告 教育篇/八大院校非本地生比例增至50%

2025-09-18 05:01: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施政报告提出,将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增至五成,吸引他们来港读书,打造国际教育枢纽。\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施政报告继续推广“留学香港”品牌,打造国际专上教育枢纽。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表示,政府将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由100%增至120%。同时,鼓励直资院校和国际学校扩大招收非本地生。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教联会)期望政府持续推展相关工作,包括检视学生签证安排、引入陪读签证等。\大公报记者 江凌风

  据悉,2023-24学年修读教资会资助学士学位课程的非本地生人数为14756人,占本地学额数目的19.9%;2024-25学年人数则增长至17161人,占比升至23.2%。其中,香港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2024-25学年的一年级非本地学士生比例已超过30%,相信占比将持续提升。另外,因应国际教育政策变化,政府早前呼吁八大院校为受影响的学生提供便利,截至今年8月,共收到1300个受影响学生之查询,共发出约80个取录通知。

  试点形式扩直资校招非本地生

  另外,政府将以试点形式容许直资中小学校申请上调持学生签证的非本地学生人数。消息人士透露,2024年入境处向5岁8个月至17岁的人士发出共730多个学生签证,政府希望透过政策的“拆墙松绑”,令国际教育枢纽建设延伸至中小学基础教育。

  为招揽更多国际人才和学生,教育局成立“留学香港专班”推广香港高等教育。其中包括推出“Hong Kong: Your World-class Campus”计划,以推广香港学术、科研和国际合作资源;拨款4000万资助八大加大国际、内地宣传及师生招揽;推动专上院校“游学香港”活动,宣传“游学香港”品牌。消息人士表示,2024年海外交换生中,欧美学生占比六成,数量最多;“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数量,印尼留学生增加17%、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增加33%、越南留学生则增加97%。未来将继续向欧美、东盟、“一带一路”国家招生,宣传留学香港品牌。

  将预留土地兴建新学生宿舍

  为应付留学生数量增加而带来的宿舍需求,“城中学舍计划”不仅限于商厦改装,拆卸后重建亦可免却改划手续及保留过剩地积比;政府今年内更会预留全新商业或其他土地作兴建新宿舍并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消息人士表示,待宿舍发展基金所有项目落成后,预计可提供超过14300个有关大学宿位,目前已完成的八个项目可提供7647个资助宿位及136个自资宿位;而7个未完成的项目则可提供5840个资助宿位及692个自资宿位。此外,直资学校目前可以提供1700个宿位。

教联会冀检视学生签证安排

  教联会表示,今年施政报告务实有为,教联会欢迎放宽非本地学生限额,期望政府更针对性地加强向东盟国家宣传及收生,专门推出针对华侨子女的录取计划。关于扩大直资学校录取非本地生,提高国际学校收生名额,教联会期望政府持续推展相关工作,包括检视学生签证安排、引入陪读签证等。

  科大校长叶玉如表示,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广留学香港品牌”等举措,不仅是长远布局,更是推动经济升级转型和扩大顶尖人才库的关键策略。科大必将积极支持并与各界协作。

  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港专)表示,教育在施政报告的定位,超越民生角度,更是作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项战略。施政报告有关建设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的措施,为贡献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巩固香港优势,把握黄金十年机会进行重要布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