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2025施政报告 生育篇/初生子女享两年免税额 每年26万

2025-09-18 05:01: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施政报告宣布明年新一个课税年度起,初生子女可享额外免税额年期,由出生后一年延长至两年,纳税人可享双倍免税额,即每年二十六万元。\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为促进社会发展,李家超昨日在施政报告提出进一步推出鼓励生育的“组合拳”措施,包括延长初生子女可享额外免税额的时间,由一年增至两年,同时加强日间婴幼儿照顾服务等,多管齐下希望提高出生率。

  有立法会议员认为,延长免税额年期,可以减轻中产的经济负担,增加幼儿托管服务,有助双职父母解难。\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现时每名子女出生的首年,其父或母可享有13万元额外免税额,连同原来的13万元子女免税额,可享26万元免税额,为鼓励生育,施政报告宣布明年新一个课税年度起,初生子女可享额外免税额年期,由出生后一年延长至两年,纳税人可享双倍免税额,即每年26万元,措施适用于该课税年度末,所有未满两岁的子女。

  在校课后托管名额无上限

  此外,政府未来三年增加15所资助幼儿中心,提供约1500个日间照顾名额,规模较现时增加近一倍,社会福利署将会适当地把较多服务名额,拨作照顾零至两岁婴幼儿。

  同时,更进一步加强在校课后托管服务,名额不设上限。

  支援辅助生育方面,医院管理局继续增加辅助生育服务名额,由两年前的1100个增加至本年度1500个,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已修订法例,取消供自用的配子和胚胎的法定储存期限,今年12月生效。

  为方便孕妇轮候医疗服务,将会设立关爱窗口,并将由基层医疗署联同家计会等,提升妇女产前和产后教育和服务。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本届政府改变以往政府“不干预”生育政策,于2023年推出组合拳措施鼓励生育,提供不同税务优惠和支援措施,2023和2024年的新生婴儿数目,扭转连续六年跌势,2024年新生婴儿数目有显著增加,按年多约3500名,所以决定进一步推出组合拳措施鼓励生育。

  艺人妻:新手父母好消息

  艺人、游泳教练黄泽锋的太太陈丽丽,本月初诞下第二胎,她昨日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新措施对不少“新手父母”或计划生育的夫妇是好消息,不过由于自己家中只有丈夫工作,收入不算高,所以就算初生子女免税额“加码”,仍然未必可以受惠,她期望政府恢复2500元中小学及幼稚园学生津贴,支援家长为子女购买书簿。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林琳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鼓励生育的多项措施是好消息,延长初生子女免税额可以减轻中产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资助幼儿中心日间照顾名额,以及加强在校课后托管服务,有助纾缓基层家庭的双职父母的压力。

  她说长远而言,生育的主力军仍然是年轻一辈,政府必须深入研究如何令年轻一代愿意生儿育女,并从解决住屋问题等多方面推出配套措施,从而更有效及显著提高出生率。

  民建联妇女事务委员会主席葛珮帆指出,过去不少市民反映讬儿中心分布不均,大部分在职妈妈要跨区接受服务,十分不便,建议当局设立幼讬服务时须按需求而选址,避免浪费资源。至于在校课后托管服务于本学年名额不设上限,她说对在职家长而言是喜讯,期望措施可以尽快落实,并在服务质素和管理上做作好监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