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拥有天然地理优势,有条件成为亚洲游艇枢纽。图为西贡白沙湾。/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政府持续推动本港高端游艇旅游发展,在新一份施政报告,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将与内地商讨“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的便利措施,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系统建设,并对所有访港游艇放宽要求,包括来港前毋须在私人游艇会或码头预留泊位,可在香港水域自由航行,同时海事处也可通过今年内将设立的监察系统掌握船只路径,确保航运安全。
团结香港基金建议,可设计“海上+陆上”的联程旅游产品,例如让邮轮或游艇旅客便捷转往“生态+旅游”或“深度游”目的地,创造更高价值的旅游体验。\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李家超表示,香港拥有1180公里海岸线和263个岛屿,有优势成为亚洲游艇枢纽,政府将优化游艇产业配套,推广高端游艇旅游,包括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系统建设,与广东省政府商讨“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的便利措施。
李家超表示,将会放宽对访港游艇要求,并设立游艇动态监察系统,容许访港游艇毋须在私人营运的游艇会或码头预留泊位,于香港安全有序地自由航行,以及在政府指定水域范围内锚泊,“可以自由在香港水域去享受香港不同的地方,但海上安全是重要的,这方面我们有一个自动识别系统,会监察到每只船的路径,我们这方面执法,能够确保航运安全,我们绝对有信心。”
放宽访港艇要求 加强监察
政府消息人士指,随着访港游艇增多,两地在游艇的合作空间增大,现时可能因两地船员要求不同等问题,两地游艇互访时有不便,希望未来商讨更多便利措施,有助两地船员合作及加强监察和执法等。消息人士透露,访港游艇在安装监察系统后,海事处可识别船只位置,只要访港游艇在来港报关时,向海事处提交已安装系统的相应资料,便可放宽在港航行要求。
政府亦将提升电子业务系统,容许访港游艇提前一站式提交入境资料,以便相关部门进行预先审核。消息人士表示,现时游艇须在访港24小时前向海事处申请,船上人员资料须于到港后报备,预计未来所有船只和人员资料可一次性在一站式电子平台上提交。同时,政府将授权内地相关机构,为当地船长进行考试及提供短期培训课程,便利内地访港游艇船长获得在香港水域航行的资格,并适时拓展至海外地区推行。消息人士称,现时船长只有在港通过考试才能驾驶船只在港航行,故很多访港游艇可能会聘请本地代理,又透露未来获授权的内地相关机构不会只限于大湾区城市。
政府预计增加约600个游艇新泊位,涵盖前南丫石矿场、香港仔避风塘扩建及红磡站临海项目。并推进“机场城市”游艇港湾建设,额外提供超过500个泊位,包括可容纳80米以上超级游艇的泊位。消息人士指,现时海事处正研究为访港游艇在南区、西贡等地设专用泊位。
旅发局主席林建岳表示,游艇旅游是全球的新兴产业,拥有巨大经济发展潜力,可吸引高端旅客来港,同时加强与大湾区城市联系及合作。他又说,若配合政府推动“盛事旅游”及“生态旅游”发展,如推动特色地方主题深度游等,提供切合游客旅游习惯及喜好的体验,将可以“全方位擦亮香港旅游的金漆招牌”。
倡海陆联程加强旅客体验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叶文祺建议,应将海上交通与陆上景点无缝对接,设计“海上+陆上”的联程旅游产品,例如让邮轮或游艇旅客能便捷地转往“生态+旅游”或“深度游”的目的地,创造更高价值的旅游体验。
银禧国际旅游有限公司销售营运总监李咏姿向大公报记者表示,现时部分位置包括南丫岛矿石场周边泊位,可能无水电接驳及缺乏接驳艇等,希望政府解决配套不足的问题;并建议为有意向北上的本地船长,推出北上内地的配套培训课程等,增强两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