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爱国融入日常学与教 深港合作推红色研学新路线

2025-09-18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环境及生态局与渔护署在多处抗战遗址设立了纪念牌匾。右图:设于西贡企岭下西沙路的抗战遗址纪念牌匾。

  【大公报讯】记者吴俊宏、江凌风报道:弘扬中华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会推广内地的爱国主义教育设施,将其纳入特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更多学生和青年参访。此外,政府会与爱国团体建立密切关系,凝聚力量,协同举办更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推广内地爱国主义教育设施

  李家超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区政府举办一系列大型纪念活动,通过展览、电影及图书馆活动等,让市民深刻认识中国人民在争取和平进程中所展现的团结和坚韧精神。

  他表示,会与深圳合作,推广以“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历史为主题的红色体验研学新路线,加深市民和旅客对香港抗战历史的认识;全面梳理及修缮保护各区的中共抗战遗址,并融入体验路线和教育活动。

  李家超说,特区政府会充分发挥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的角色,打造“中华文化节”和中国通史系列展览成为品牌项目、推进设立介绍国家发展和成就的博物馆及中华文化体验馆,并会继续推出联系社区的多元化活动,弘扬中华文化。

  李家超指出,教育局会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学与教,包括普及化“心系家国”活动;持续加强《宪法》和《基本法》学生校园大使培训计划;设计建国历史体验行程;进行国民教育重点视学;配合更新的国家安全教育,持续为师生提供专业发展和活动;公布《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定稿;以及优化高中中史和历史科课程框架。

  在爱国主义教育支援方面,今年施政报告公布,将在现有基础上优化高中中国历史科和历史科之课程框架,并于2027/28学年推行。消息人士指,教育局将基于现有框架更新,并成立教学小组,从课程、教与学、评估模式等方面,古今并重;并有意将中国历史元素融入到世界历史,方便学生认识世界历史同时,亦了解中国当时正在发生的事件。

  新增10个“红色资源”行程

  此外,由2025/26学年起,学生内地交流及考察活动的“红色资源”行程数目将由提供不少于30个增长至不少于40个。新增的10个“红色资源”行程为与建国历史有关的红色行程,例如到一些内地城市的博物馆、纪念馆学习,教育局将在2025/26学年内公布参考行程。政府表示将于2025/26学年公布《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定稿,强调以中华文化作为价值观教育主轴供学校采用。发言人表示,《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内容多元化,涵盖课堂内外。课程发展议会价值观教育常务委员会于2021年制定《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是次公布之框架将以试行版为蓝本更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