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主题演讲结束后,吴伟仁院士(左二)在台上与理大学生进行现场对谈。对谈环节由理大张心瑜空间科学教授、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副系主任(研究)、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波教授(左一)担任主持人。
【大公报讯】记者汤嘉平报道: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及首席科学家兼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理事长吴伟仁院士昨天到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开展讲座,以“逐梦太空 叩问苍穹”为题,与理大赛马会综艺馆现场逾600名理大师生、校友及嘉宾分享国家航天事业的重大进展与战略规划。
地外天体蕴含丰富资源
吴伟仁院士是航天测控通讯与深空探测工程总体技术专家,其团队领导和完成“嫦娥”系列多次历史性任务,为国家月球与深空探测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目前,他与团队正推动由国家倡议、多国参与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吴伟仁院士在讲座中回顾了世界航天发展历程,并介绍国家在多项航天工程项目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他表示,香港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一直积极参与国家深空探测任务,包括理大在内的科研团队保障“嫦娥”系列安全着陆月球和采样,以及“天问一号”安全着陆火星等。
吴院士表示,近地小行星、月球、火星等地外天体蕴含丰富矿物、水冰、氦-3、大气物质等资源,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太空中超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等特殊环境是实现重大科学突破的天然平台,可催生并赋能地球新产业的发展,例如太空製药。他还指出,太空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并列举一系列由此衍生促进经济和民生的行业和项目,包括:空间太阳能发电站、太空旅游、太空农业和太空电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