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战风记❹ 新闻综述/香港,无惧风浪!

2025-09-26 05:01: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将军澳前日受狂风吹袭,海滨单车径水浸,昨日“龙吸水”在海滨加紧清理积水。\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一场超级风暴,令香港政府高效运作、超前部署、社会高效防灾的能力备受世界瞩目。超强台风“桦加沙”吹袭香港,天文台继今年7月热带气旋“韦帕”后,再次发出最高级别的十号飓风信号,也是相隔61年后,一年之内两度挂十号风球。“桦加沙”被外界称为“风王”,与2017年“天鸽”及2018年“山竹”同属超强台风级别,加上预测“桦加沙”袭港期间适逢天文大潮,令特区政府及香港社会面对巨大考验。

  风暴期间,特区政府累计收到近900宗塌树报告,接获25宗关于招牌及地盘棚架等紧急事故个案,逾100名市民受伤,还有水浸黑点、山泥倾泻等各种情况,都迅速获得处理,其间水电供应等全部正常。风暴过后翌日,社会已全面复常,市民返工返学不受影响。如此高效,市民纷纷点赞,形容香港不断进步,不愧是大城市典范。\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李清

  灾害管理表现卓越 国际赞港系统高效

  天文台的资料显示,“桦加沙”9月24日上午最接近本港,在天文台以南约120公里掠过,当时中心风力高达每小时195公里,比2018年“山竹”每小时175公里更高,“桦加沙”同时为本港多处带来连场飓风、越堤浪及风暴潮,当局接获逾1224宗塌树、六宗山泥倾泻报告及101人受伤,路政署共收到约1620宗道路事故报告。

  超强台风“桦加沙”外围环流广阔,其路径所及,造成极大破坏。数日前台湾花莲因之暴雨成灾,已导致14人死亡,还有更多受伤与失联的数字。相对之下香港的破坏程度不算严重,不少网民大赞特区政府超前部署应对及时,不论楼宇结构、水电供应等也运作正常,形容香港是“真世一”。

  香港的防灾系统数年前曾经获国际气象组织(WMO)多次赞扬灾害管理表现卓越,是大城市防灾管理典范,有网民更找出美国东北大学全球韧性研究所报道,大赞香港系统非常高效。该研究所以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作为例子,当年“山竹”在菲律宾不幸酿成数百人死伤或失踪,但香港这个沿海城市却是零死亡。相比之下,同时期侵袭美国东南海岸的飓风Florence(佛罗伦斯)及其带来的危险洪水,造成超过40人死亡。

  动员地区支援弱势 900人入住临庇中心

  事实上,面对来势汹汹的风暴,香港特区政府未雨绸缪、超前部署。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应对极端天气督导委员会21日已召开会议,全面检视并进一步督导和统筹跨部门,作全面和充分的准备及应变部署。

  香港社会高效运转起来:渠务署提早派员到全港约240个较容易淤塞引致水浸的地点检查及清理,同时增加紧急应变队伍至200队,提早派遣强力排水机械人到多个水浸黑点戒备,并为水浸风险较高地区,包括大澳、鲤鱼门、三门仔等提供额外沙包;屋宇署启动特别应变行动,巡查位处主干道旁的私人建筑地盘,提醒承建商做好防御措施,又巡查主要街道并清拆明显破损的招牌;各区民政事务处提早开放临时庇护中心,并动员区议员、地区“三会”委员及关爱队随时候命。政府各部门坚守岗位,全方位部署,紧密协作,致力减轻风暴带来的威胁和影响。

  在行政长官李家超指示下,本港于9月22日提前启动保安局辖下的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较以往风暴来临提前超过24小时开始运作,旨在早部署、早介入以应对“桦加沙”。李家超接连2日视察不同部门的应对措施,并督促各司局长和部门首长做好准备,确保市民安全及社会稳定,呼吁大家尽快做好一切防风、防水浸准备。

  据不完全统计,在台风吹袭期间,多个政府部门加强人手,应对善后工作,其中发展局透过承建商安排逾1300人候命;警队有额外逾2000人候命、消防处有1000名同事及80辆消防车候命、医疗辅助队及民安队逾1000人候命、特务警察有500人候命;港铁超过3500名同事及承办商人员一直紧守岗位及候命,以维持服务。

  各区民政处风暴期间,一共开放50个临时庇护中心,比以往开放的数目更多,其间共有约900人入住。

  全港十八区关爱队与区议员在“桦加沙”来袭前、中、后通力合作,迅速动员社区力量,从预警通报、防灾准备、紧急应对到灾后清理,全程无缝接力;各区同步向市民发布最新台风资讯、协调部门资源、支援弱势居民防风安排,风眼掠过期间持续回应求助。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市民自发清理断树

  “桦加沙”的破坏力惊人,风暴吹袭下,多区恍如上演灾难片:许多居民家中窗户渗水,长洲近岸被海浪淹没,海滨长廊及近海地区均遭重击,红磡海面多艘趸船撞向岸边,更有货柜被吹落海;而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更出现惊悚画面,“巨浪”冲烂落地玻璃门,涌入酒店大堂,华丽大堂顿成泽国……

  事实证明,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没有超前部署,没有高效防灾的动员机制,灾害难以想像。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风暴期间,官民齐心协力,有如一股股暖流,在社会间流淌。“桦加沙”摧毁不少大树,有市民、司机主动帮忙清障,让路面更快畅通。其中,牛池湾丰盛街主要道路有塌树阻路,附近一名居民林先生与一名夹斗车司机岑先生,协助移走马路中心被吹断的树木,岑先生告诉《大公报》记者,他闻讯冒着风雨赶来,放弃当日3000至4000元接单的收入,义务清理断树残枝,凭经验花了45分钟将封路的塌树夹到路边。

  风暴过后,香港迅速复常,市民安下心来,特区政府的善后工作更加高效开动。其实,在风暴尚未远离之际,各政府部门已经提早迅速开展全方位的善后工作,以期让市面尽快复常,让市民第一时间安全返工,学生返学。

  行政长官李家超24日晚表示,努力协调各部门全力应对风灾善后工作,相关人员会通宵工作,争分夺秒,尽快抢修受影响路面及社区设施等,务求市民翌日上班前,市面可恢复正常运作。

  说到做到,“香港效率”“香港速度”显现威力,全港市民在“桦加沙”离开后的翌日,都已正常返工返学,市面井然有序,再次彰显“大城市的典范”。

  香港在超强台风袭击下得以安然度过,展现良政善治新气象。事实证明,只要官民协作,上下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风浪,香港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