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全球经济急变 空邮中心重建计划终止

2025-10-18 05:01: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邮政位于机场的空邮中心终止重建计划。\大公报记者黄洋港摄

  【大公报讯】记者戴静文报道: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升温,美国政府发动关税贸易战,加上俄乌冲突,令全球邮政服务产生结构性调整,拖累香港邮政空邮中心的邮件处理量大跌,预期2046/47年度的邮件量较原预期下跌近70%。政府决定,终止获拨款46亿元的空邮中心重建计划,采用三招更符合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提升香港邮政处理邮件的效率和能力。有立法会议员赞成终止项目,认为政府因时制宜,及时止蚀。

  政府于2021年获立法会批出约46亿元拨款,重建在机场的香港空邮中心,预计于2027年年底落成后,处理邮件量由现时每年4万公吨,提升至最高18万公吨。不过,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昨日向立法会提交文件称,全球经济急变,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升温,香港邮政的营商前景受冲击,空邮中心的邮件处理量,由2019年度的36900公吨,大减至2024年度的12000公吨。

  政府消息人士向《大公报》表示,过往内地货经香港空运至俄罗斯,2019年度涉及俄罗斯的邮件量达8000多公吨,占空邮中心处理量的23%,但2022年爆发俄乌冲突后,邮件量与占比降至1000多公吨与12%。

  消息人士称,美国今年初发动关税战,取消邮政渠道寄递小额包裹免税政策。香港邮政绝不会代收所谓关税,至今仍暂停接收寄往美国而内载货品的邮件。美国的关税战亦导致跨境电商生态转变,由过往因应客户订单寄货的B2C(企业对消费者)模式,改为将大批货品运到海外仓,对香港邮政造成长远的生意流失。加上私营派递和物流企业急促冒起,竞争剧烈。

  拟保留空邮中心提升配备

  香港邮政最新预算,空邮中心的邮件量较2021年预算大跌近七成(详见表),重建大楼以应付远低于原预算的邮件量,不符成本效益。消息人士称,终止重建计划是体现政府勇于承担,识变、求变,确保善用公共资源,强调政府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香港邮政会引入替代方案,包括保留原拟清拆的空邮中心,提升配备和效率;保留旁边已兴建和投入服务的临时空邮处理设施;香港邮政与中国邮政加强合作,就空邮中心和转口邮件中心协同合作。

  消息人士称,46亿元拨款中,已支付或将支付约3亿元,包括顾问设计费约1.36亿元,临时空邮处理设施建造费约1.57亿元。香港邮政会研究替代方案的具体细节,预计需时9至10个月,目前估计原拟兴建新大楼的26亿元,大部分可节省下来。

  立法会工业界议员吴永嘉向《大公报》表示,在全球多国压力下,作为负责任的政府,终止重建计划是非常明智的决定,“从生意人的角度,及时止蚀更重要。”他期望政府将临崖勒马省下的款项,用于民生相关政策。另一立法会议员周浩鼎认为,财政紧张,加上其他不断变化的情况,包括国际地缘政治等因素,政府因时制宜,放弃重建空邮中心,绝对合情合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