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安老院乱象3/安老院误导医生 拿证明书呃尿片费

2025-10-18 05:01: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人手短缺是安老院舍行业的顽疾,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升服务质素,是社会亟需面对的课题。

  随着人口老化,本港安老院舍的运营问题备受关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安老院舍前线员工向《大公报》爆料,揭露院舍在收费、医疗用品申报及护理服务中的种种乱象,部分院舍利用制度漏洞敛财。有安老院误导巡院医生,令医生评估院友尿片用量较实际多;同时与相熟的医疗用品公司为纸尿片用量“凑够单”,从而向社署申领更多津贴。

  从夸大纸尿片用量虚报费用,到护理质素低劣、忽视长者尊严,相关问题暴露安老服务行业的监管漏洞,整个制度需要优化以保障长者权益,令公帑用得其所。\大公报记者 余风(文) 卢刚昌(图)

  “你知不知道,当酒楼倒闭后会做什么?就是老人院,因为最赚钱!”该名知情者透露,部分安老院舍用尽方法赚钱,纸尿片等耗材的收费上普遍存在问题。尿片虽经医生评估用量,费用亦按“实报实销”向社会福利署申报,惟知情人士透露不少院舍仍能“造假”,“医生巡院,就同院友着条尿片,同医生讲他要用尿片。”他指不少巡院医生与院舍相熟,所谓巡院都只像例行公事,一般都不会质疑院舍提出的长者尿片用量,非常合作地发出证明书,即使有夸大也不会留意,例如每日写到可使用8块,实际是否用这么多,医生都不会细心查证。

  医疗用品打折 院舍利润高 

  以一间有100名院友的院舍为例,知情者指即使只有50名院友需要用尿片,但不少院舍会以“笃数”方式,“拉上补下”替所有需要尿片的院友争取“最大资助”。尿片价格亦是院舍“说了算”,市场价仅数元一块的薄款尿片,院舍却收每块15元,部分更收取20元以上,声称包含换片服务费用。“有些尿片一泡尿就漏,质素极差。护理员何时换片、有没有换片,根本无人知。”他又指院舍与不少医疗用品公司相熟,加上大量订购,可获得大额折扣,从而获得更大利润。而院舍每月会集齐单据,替综援金院友向社署申请医疗用品资助,最终得到的资助都是流入院舍“口袋”,“有好多院友无人无物,每月都是靠院舍的姑娘带落街,再提款交院费。”知情人士又提到,不少院舍都是看准综援金院友获批的资助来收费。

  长者排队等冲凉肉帛相见

  有些长者没有申请综援金,一分一毫都由家属负担,家属即使对收费不满,碍于长者已在院舍居住,怕得罪院方,往往“肉随砧板上”被迫接受高昂费用。一名网民曾表示,其友人奶奶入住院舍,被收每月4000多元的“惊人尿片费”,每天收费约150元,令人质疑收费是否合理。知情者又指院舍常打心理战,首先标示较便宜的床位费吸引院友入住,随后便逐项加收费用,他形容此为“打死狗讲价”。

  除了收费问题,多年来的护理问题仍然存在。知情者透露,受香港劳动人口短缺影响,护理员良莠不齐,许多院舍依赖训练不足的劳工,服务水平欠佳。他指以一间有150名院友的院舍为例,仅4至6人的“冲凉队”每日需为60至70名长者洗澡,采用“流水作业”模式。一人将长者推入沐浴间,另一人快速洗澡,过程仓促,长者常在等候时“肉帛相见”,尊严尽失。

  院友被绑床 限制行动自由

  知情者更指出,护理员为赶工,常忽略水温调节,采用“照头淋”方法冲洗,导致部分长者因受凉而生病。一旦长者生病,院舍便将其送往相熟诊所,这些诊所往往与院舍有折扣或回佣安排,形成利益链。更有甚者,护理员为省事,一对手套“走天涯”,仅在家属探访时才更换手套,非常不卫生。“有长者耳朵被塞棉花后冲凉,但之后因太忙,忘了取出(棉花)导致发炎,家属根本无从得知。”他坦言为了效率及利益,长者的健康变成次要。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院舍为节省人力,当家属不在场时会将长者绑在床上或轮椅上,限制其行动自由。该员工坦言:“家属突击探访时,院舍会表现殷勤,但家属一走,长者可能被绑起来,连基本行动自由都没有。”他建议,家属应多到院舍探望,“因多人探的长者,院舍都不敢为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