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米埔自然护理区获国际湿地网络颁发“星级湿地中心金奖”。\大公报记者黄洋港摄
水位监测
透过基于物联网技术监测系统的感应器,利用超声波技术精确计算水位高度,之后透过物联网技术,传达即时数据进行分析,方便进行水位调节。
水质监测
透过感应器监测水的温度、溶氧量、酸碱值、盐度等,量化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水牛追踪
透过GPS追踪器监测护理区内水牛的位置,量化水牛放牧的效果和区域利用模式,调整水牛放牧吃草的路线,以控制植物高度,营造淡水沼泽及种植水稻吸引湿地动物前来栖息及觅食。
智能摄影机
设有太阳能供电的红外线相机监测网,通过在保护区中的随建即连网络收集实时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识别目标物种,提升相机照片分析的效率,从而监测目标哺乳动物的出没,对栖息在偏远地区的稀有物种之出现以至于潜在的违法闯入事故作迅速反应,对生境管理发挥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