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短期访客计划扩大后,将涵盖17个界别。
为便利更多非本地人才以访客身份来港,特区政府昨日宣布,由今日起扩大“为来港参与指定界别短期活动的访客提供入境便利计划”,将在现行12个指定界别外增设五个界别,包括环境、职业安全与健康、智库等界别,相关人才来港参与指定短期活动可毋须申请工作签证/进入许可,为短期访客计划注入更大灵活性,便利非本地人才来港交流。
有智库组织支持扩大措施,认为可提升活动筹备的灵活性,更有利于香港发挥“联通世界”的作用。\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为方便营商和促进相关界别发展,并提升香港的国际形象,政府于2022年6月,推出“为来港参与指定界别短期活动的访客提供入境便利先导计划”,并于去年6月恒常化为短期访客计划。截至今年9月底,相关计划已惠及超过38000名非本地人才,便利他们来港参与各项短期活动,包括新春国际汇演之夜、亚洲金融论坛、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香港演艺博览等盛事。
毋须申请工作签证进入许可
政府今日起继续扩展计划,经检视后,在现行12个指定界别外,短期访客计划将增设五个新界别,并新增更多认可机构及指定短期活动,让更多非本地人才以访客身份来港参与指定短期活动,而毋须申请工作签证/进入许可。短期访客计划扩大后,将涵盖17个界别共约490个认可机构(详见表)。
五个新增界别分别为环境、职业安全与健康、海事、智库,以及“其他”。政府表示,当中增设“其他”界别可让相关决策局、部门在有需要时,透过计划邀请非本地人才来港,参加其举办、合办或支持的活动,为短期访客计划注入更大灵活性,便利非本地人才来港交流。
在短期访客计划下,获政府相关决策局/部门认可的机构,可向界别内相关的非本地人才发出邀请信,获邀人士可凭访客身份,来港参与指定短期活动,而毋须向入境事务处申请工作签证/进入许可。政府表示,计划将促进更多人才访港交流,助力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积极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当局:不会取代本地劳动力
政府强调,这些非本地人才来港参与指定活动,须有助经济发展或达至相关政策目标,且不能取代本地劳动力。他们每次来港,可在不超过连续14个历日期间,参与指定短期活动,并可就该指定活动收取报酬。计划下设有机制,各参与的决策局/部门均会协助把关,确保计划的执行持续符合政策目标,及不会取代本地劳动力或构成滥用风险,如非法就业。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水志伟昨日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支持政府扩大短期访客计划。他称香港作为国际化城市,政府早于2022年开始逐步放宽相关签证政策,不过此前较多注重盛事活动、金融论坛等,他乐见现时逐渐在不同领域作出放宽措施,包括智库方面。
水志伟举例称,下月将举办的世界湾区经济论坛,将邀请来自东京、纽约湾区的代表,包括东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等,现政策下主办方须提早联络,预备充足时间做短期签证办理,未来新措施下参与智库相关活动,在筹备上可更加灵活,亦方便未来扩大海外邀请范围,便利更多非本地人才赴港,发挥香港“联通世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