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拚经济惠民生 展现优中选优
26 曾志文:建立综合服务平台
26号候选人曾志文提出“十大承诺”,涵盖经济、民生、文化、长者、青年、妇女等多个范畴。她希望推动建立一个集科技、金融、文创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港企提供政策咨询、项目配对及专业指导,实现区域资源高效对接,创造新商机;推动生活福利跨境,实现湾区生活便利无忧;扩大法律、建筑、医疗等专业资格互认,共建大湾区人才库。
27 刘振江:用专业建设共融香港
27号候选人刘振江指出,自己有30多年房地产市场的经验,曾参与多个政府委员会及咨询工作,对城市规划及土地开发有深入的参与,希望可以运用专业知识与市场经验,协助建设一个繁荣共融的香港。他提出三大政纲,包括:专业务实:紧贴社会和市场变化;创新利民:提升生活质素;共建香港:激活双引擎经济。
28 马光如:协商凝聚社会共识
28号候选人马光如强调,提高生活水平,拥有美好生活,是每位市民的心愿。香港要拚经济,谋发展,惠民生,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香港要排解民生忧难,要齐心自强,积极推动社会服务与改善措施,提升市民的整体福祉;香港要团结共融,汇集民间智慧,持续收集市民对施政的意见,通过协商凝聚共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29 何敬康:继续捍卫香港法治
29号候选人何敬康的参选口号和目标是“令香港更自豪!”他表示,过去几十年,一代又一代香港人以不懈努力,为香港创造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他希望透过继续在立法会服务,继续捍卫香港法治,坚守“一国”,同时凸显“两制”优势,保留香港国际特色。
30 魏明德: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
30号候选人魏明德期望推动四大政纲,包括以教育强化香港根基;以金融支撑实体经济;连同开拓海内外市场;振兴经济,惠及民生,为香港办实事,做好事。他强调,如果可以当选,他将在立法会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增加青年就业和向上流动的机会。
31 陈少波:善用北都增强经济新动能
31号候选人陈少波表示,自己曾先后加入全国港澳研究会和特首政策组,从事研究多年,希望以自己的专长推动北都发展、推动香港发展,增强香港经济新动能,对接好国家“十五五”规划,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增强香港国际地位、功能、空间,令更多国际人才来到香港,为香港打拼,以香港为家。
32 范骏华:推动中小企创新转型
32号候选人范骏华表示,自己的政纲关注发展经济、国情和国家安全教育等议题。他致力于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升级转型,建议政府构建更完善的国民教育理念和模式,并鼓励青年人了解国家整体发展方向,以及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他同时强调,香港要将眼光放至非传统市场,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等。
33 陈宗彝:文创产业提升城市魅力
33号候选人陈宗彝表示,自己拥有法律、会计双硕士学历,且长期服务酒店、旅游、航运交通等多个行业界别。他希望以“专业议政.长远规划”为核心,推动香港成为全球总部经济基地,打造八大中心,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市民福祉,包括:引入高端制造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智慧城市与绿色能源,建构永续未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魅力等。
34 陈凯欣:调整资源发展基层医疗
34号候选人陈凯欣表示,自己一直关注医疗、教育、经济、社区发展等范畴,未来希望在基层医疗发展方面出一分力。她认为,解决目前公共医疗超负荷的问题需要从政策入手,调整医疗资源分配,并积极发展基层医疗。未来,她会继续以民为先,持续推动改善医疗及社区政策。
35 梁子颖:拓展多元教育增竞争力
35号候选人梁子颖表示,自己的政纲聚焦“十五五”规划及大湾区融合发展,希望透过北部都会区实现本地工业转型及产业多元发展。他深知青年是香港的未来,因此自己还将关注人才发展,推动香港国际教育枢纽的建设,提高青年的社会竞争力,拓展多元教育机会。另外,自己也会聚焦医疗、房屋、安老等领域,推动建设公平、关爱、共荣的社会。
36 葛珮帆:推动低空经济智慧城市
36号候选人葛珮帆表示,自己的参选政纲围绕5大范畴:推动创科发展、发展低空经济、推动绿色环保、关爱弱势社群、关注妇女福祉。过去她一直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相信其可以为香港带来新机遇,促进经济及不同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希望未来可以继续推动智慧城市及低空经济发展;制定全面香港低空经济发展策略;完善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
37 朱立威:加强支援弱势基层
37号候选人朱立威表示,期望在立法会议员的岗位上,发挥自己双重桥梁作用,成为内地与香港、政府与市民以及商界与社会的桥梁。他介绍了自己三项主要政纲,包括“推动内联外通 把握国家机遇”、“推动旅游业升级转型”以及“关顾弱势基层 加强支援配套”。他强调,国家“十五五”规划为香港带来重大机遇,我们要进一步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38 陈绍雄:为政策建言为市民解忧
38号候选人陈绍雄表示,以“专业为路 实干为桥 务实为民”为参选口号,希望好好运用多年来的专业及企业管理的历练,以及过去四年在立法会累积的经验,继续以务实的作风在推动创科发展、智慧城市、北部都会区、低空经济、氢能经济、绿色零碳社会、管控工务工程、多元经济及自动驾驶及提升生活幸福感等政策建言献策,冀为市民的痛点排难解忧,为香港筹谋发展,为国家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贡献。
39 林 琳:整合各界意见推动发展
39号候选人林琳表示,选委会界别议员代表的是全社会的利益,不能只站在一个面向去思考同建议,更加要从大局去看去想地去为香港长远发展谋划未来。今次参选,她以“务实创新 并肩同行”为口号,希望与不同界别并肩同行,了解大家面对的问题、情况同期望,提出创新、可行的建议,一齐推动香港不断发展。
40 邓咏骏:将民生和民意带入议会
40号候选人邓咏骏表示,自己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服务社区,并曾担任四届区议员。他还曾参与500项以上的民调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青年发展等多个议题,希望了解市民真正的需要。今次参选,是希望将过去的基层工作和民调工作经验相结合,将民生和民意实实在在带入议会,让政策更贴地,合乎民意。
41 庄家彬:推动制度创新带动发展
41号候选人庄家彬指出,有公司同事大学时研发交通报站系统,除了获各大巴士公司采用,也扩展至物流等行业,说明青年如果有足够空间,有惊人潜力。香港有条件培养更高质素、有吸引力的初创,去带动传统行业的升级转型。如果可以当选,他会推动制度创新,特别聚焦创科发展和经济的升级转型。
42 李浩然: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42号候选人李浩然表示,自己将推动AI与教育融合发展,推进课程革新,面向下个世代培养具备数字素养能力的社会栋梁,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体系,鼓励企业围绕AI与数字化浪潮,为青年提供适切的实习、创业、职业训练等成长锻炼。另外,他还将聚焦利用AI提升政府和公营机构办事效率,便利市民大众。
43 林振昇:推动建造业湾区标准
43号候选人林振昇指出,自己除关注劳工民生议题外,亦关注香港整体发展问题。他建议,推动建造业湾区标准,促进人才流动,同时香港产业要升级,北都发展亦要升级,促加强统筹机制、简化程序,做到基建先行,并吸引大学和企业尽快落户北都。
44 黄 国:善用中央挺港政策
44号候选人黄国表示,期望继续发挥自己所长,服务社会。自己熟悉、了解国家政策,明白普罗市民、打工仔女面对的问题和实际需要,同社会各个方面保持良好沟通。期望推动香港把国家发展机遇,利用好中央对香港支援政策,从政策宏观的角度,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45 黄锦良:培育人才弘扬师德师风
45号候选人黄锦良强调,培育人才是振兴香港、巩固发展的根本。他将致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弘扬师德师风。展望未来,香港必须抓紧创科发展的机遇,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主动对接国家“十五五”规划,让年轻人能尽展所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46 简慧敏:八大政纲兴经济建未来
46号候选人简慧敏表示,自己在法律、金融和管理领域有多年经验。今次自己提出八大政纲,包括:以安全护发展、以良治展实力、以金融兴经济、以创新建未来、以绿色引永续、以开放促合作、以文化固自信。
47 梁美芬:致力国家涉外法治建设
47号候选人梁美芬指出,自己一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家与香港的法治发展,并致力于提升香港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希望能继续在立法会平台以专业和热诚,助力香港发展成国际教育、法律枢纽,为香港、为祖国作出贡献。如果可以当选,她将致力于国家涉外法治建设、提升香港在国际舞台的地位、积极参与国家发展大局,说好中国故事,说好香港故事。
48 陈曼琪:落实友善家庭政策
48号候选人陈曼琪表示,将以“专业务实,有讲有做”的原则,做深做实调研,提出贴地政策建议,反映民意及监督政府。她将积极推动法律界升级转型;激活本地经济和消费市场;推动香港品牌;推动妇女发展,落实友善家庭政策;让政府为独居长者、双老家庭建立数据库,方便提供支援。
49 陈祖光:联通两地 联系世界
49号候选人陈祖光表示,香港应以国家安全与健全司法制度为根基,积极推动高科技赋能城市治理。让智慧化管理成为香港新标志,并持续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与市民生活质素。金融和专业服务业将成为香港经济核心动力,我们应深化与内地城市联通,联系世界,推动香港成为全球最自由、幸福的营商与宜居城市。
50 陈仲尼:五大政纲推动高质量发展
50号候选人陈仲尼表示,自己共提出五大核心政纲,旨在进一步发挥香港独特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包括: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巩固国际航空枢纽、吸引全球资源落港、支持同乡社团参与管治。若成功当选,他将以勤勉尽职的态度履行议员职责,强化香港优势,共创璀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