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专家点评/候选人表现优秀 展现新选制优胜之处

2025-11-17 05:01: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立法会换届选举12月7日投票。特区政府首次牵头举办的“爱国者同心治港”选举论坛已完成共10场地方选区论坛。多位政界人士点评候选人表现认为,各候选人表达内容都很“接地气”,关心当区民生福祉,表现十分优秀,展现新选制的优胜之处。

  熟悉当区议题 掌握社情民意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许多地区直选候选人是现任区议员,熟悉该区议题,掌握社情民意,所以表达的内容都很“接地气”,称赞他们没有怯场,表现十分优秀。他续说,立法会90个议席分别通过地区直选选区、功能组别与选委会界别产生,不同议员以地区民生、行业发展和宏观规划角度出发,表达意见,这正是新选制的优胜之处,因此,地区议员关心当区民生福祉是合情合理的。

  行政会议成员、执业大律师汤家骅认为,AI分析的内容属意料之内,候选人关心地区议题无可厚非,但立法会是较高层级的议会,期望立选与区选有明显不同,建议选举论坛可以围绕较多全港性内容向候选人提问。他举例指,主持人曾问及有关大湾区协作,候选人未有正面回应,继续用熟悉的地区议题回避,“都明白的,始终选战有风险,如果说这类较长远的内容,未必能吸引到市民”。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法学教授傅健慈亦分析指,通过观察多场选举论坛,可见候选人聚焦三大主轴:民生经济(房屋、福利、就业)、治理效能(行政改革、跨部门协作),以及社会融合(青年发展、国民教育)。多数论述呈现务实倾向,强调技术性解决方案,较少触及结构性政治争议。不过,他同样认为,选举论坛仍有美中不足,尤其是香港拥有独特的宪制地位,候选人应该深入地阐释如何平衡本地诉求与国家整体布局,希望相关内容能成为日后选举论坛的核心课题。\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王俊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