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选举委员界别论坛气氛热烈,候选人展现良性竞争。\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由特区政府主办的立法会“爱国者同心治港”选举论坛,选举委员会界别论坛昨日在伊利沙伯体育馆举行,现场气氛热烈,50位候选人同台阐述政纲,多位选委会委员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50位候选人同台交锋,让选民直观了解候选人的参选政纲与现场应变能力,真正实现了“以政纲论高低、以能力决胜负”的良性竞争。
没有“旧人必当选”的定律
论坛上,候选人把握每分每秒展现个人抱负。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马逢国表示:“2分半鐘的发言内容充实精彩,每位候选人都充分发挥了自身专长与优势,场内外的助选团队也全力配合,让整个选举气氛达到高潮。”他指出,周日仍有众多选委踊跃出席论坛,这种积极参与的态度既是对选举工作的莫大支持,更体现了港人对香港发展的深切关切。
对于本届选举生态,马逢国强调其公平性与多元性尤为突出。不论是寻求连任的资深议员,还是首次参选的新面孔,都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没有‘旧人必当选’的定律”。他认为,新参选人带来的多元背景与专业视角是宝贵的新血液,年轻面孔的加入更实现了政治参与的传承与接力,有助立法会注入新活力、拓展新思路。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邝美云指出,选举论坛是选民了解候选人的重要平台,而立法会议员的履职需兼具专业素养与爱国担当。“唯有精准且有能力的爱国者,才能切实肩负起治港责任。”她认为,论坛不仅让选民直观了解候选人的参选政纲与现场应变能力,更通过多元互动渠道,让社会各界清晰感知候选人的关注重点与履职规划。“除了今次的论坛,我们通过不同活动的多次接触,能更全面地考察候选人的综合素养。毕竟立法会议员的工作需要兼顾专业性与全面性,既要深耕专业领域,也要心系香港整体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胡剑江表示,作为选举委员会委员,他深感选委会承担着重要使命─既承担提名与选举立法会议员的职责,更搭建起候选人与市民的沟通桥梁。
“此次能系统性听取50位候选人的政纲阐述,让我们清晰看到各位参选人立足专业背景,提出的创科赋能、民生改善、社区服务等创新可行思路,真正实现了‘以政纲论高低、以能力决胜负’的良性竞争。”
这种深度沟通不仅帮助选委精准把握候选人立场,更让广大市民直观了解谁能真正为香港市民整体福祉发声。胡剑江认为,这为12月7日的投票提供了重要参考,“让每一票都投得明明白白、掷地有声”。\大公报记者 吴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