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产业链恐受冲击 贸易战“重灾榜”台湾列第二

2018-07-12 03:16: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 综合台媒及大公报记者报道:中美贸易战开打,岛内官员口径一致地认为“对台影响不大”。但岛内舆论指出,台湾是出口导向经济体、全球制造链重要一环,出口是台湾GDP成长最主要支柱,台湾恐难在贸易战独善其身。有学者认为,台湾被列为贸易战“重灾区”第二名,当局不应掉以轻心,应赶快找出最佳解决办法。此外,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际美元走强,台湾股市、汇市11日的交易量及走势走低。

岛内财经“政委”邓振中近日指出,中美贸易战初步看对台湾的影响不大。台“央行”也说对台湾的经济影响有限,因为台湾半导体有领先优势,因此对其产业冲击亦有限。

然而,海外专家的看法则相当不同。据中时电子报报道,专家们认为台湾、韩国出口市场中,中国大陆与美国的比重都高,在大陆投资设厂再出口美国的比重又不少,因此在亚洲,台、韩同被列为受损严重的经济体,受损程度甚至高於中国大陆、美国两个当事者。

岛内“央行”曾针对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做过评估,并指出因为台湾深度整合在全球供应链中,因此受到的影响大。根据WTO(世贸组织)提到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率,台湾参与率高达67%,是全球第二高,比韩国、新加坡的60%都高。因此在贸易战开打後,台湾产业与经济的处境既为难又微妙,但无论如何绝对称不上安全。

这次贸易战的影响也不会只是清单中的商品而已,许多供应链与投资计划都将受到贸易战的影响而改变。可以说,这可能是一次全球性产业大洗牌。长期来看,WTO的多边架构已被撇到一旁,如果未来WTO式微,对台湾不利,因为双边谈判中,台湾要取得优势有其现实的困难。

台经济高度依赖外贸

据“关键评论网”报道,贸易战对经济成长高度仰赖外贸的台湾而言自然是一大警讯。特别是美国持续升息,刺激全球资金回流,新兴市场近期成为外资“提款机”,如今增添美中互祭高关税这个变数,台湾更是压力倍增。尤其美国加徵关税对象锁定中国大陆科技业,积体电路(IC)占出口近3成的台湾恐难独善其身。

百达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各国与全球价值链的整合程度排名,列出贸易战火下的10个经济重灾区,台湾名列第二。据报道,岛内中华经济研究院日前对台湾制造业进行的调查,逾半受访制造业预期会对公司订单或营运形成程度不一的冲击,可能影响三大层面,包括原物料价格攀升、调整采购政策及订单,或是客户流失。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美国外交室主任袁征教授向大公报表示,中美贸易战对台湾有不小的影响。首先,对於包括富士通等台湾在大陆投资的企业,它们在大陆加工生产,很多属於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销往欧美各地,其中美国是主要市场之一,一旦打贸易战,将对台湾在大陆投资的企业有直接冲击。

袁征指出,台湾对於中国大陆和美国之间打贸易战是密切关注的,除经济因素外,不可忽视的是对於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工业链会产生冲击,这个冲击直接或间接将对台企产生影响。台湾是全球生产链中重要一环,它给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在华投资企业提供部件,这些在大陆加工的部件一旦标为madeinchina,出口美国市场将受到关税的影响。若台企迫於关税压力转移产业,对台湾生产链同样产生影响。

华府不会放过台湾

袁征表示,美国特朗普政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於所有经济体在帐面上对美国有贸易顺差的都会施加压力,而台湾对美国至少有上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相信特朗普政府也不会放过台湾。

国民党孙文学校北院院长林定芃教授表示,虽然美国挑起贸易战主要是针对中国大陆,但贸易战必将导致中国大陆销美的贸易额减少,台湾厂商也会受到影响。

学者忧台经济“内冷外也冷”

据中央社报道:中美贸易战持续开打。学者认为,美国对中国大陆新的课徵关税商品,虽对岛内影响不大,但可能导致台湾经济变成“内冷外也冷”。

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长刘孟俊说,台湾主要以资讯电子零组件为主,这次贸易战冲击应该不会很大,不过,该担心的还是气氛问题,现在全球经济仍在复苏当中,中美贸易战持续延烧,会变成不确定因素,降低厂商投资意愿,导致复苏力道受到压抑,台湾很难不受到波及。

刘孟俊指出,台湾产业现在是内需比较弱,要靠外需维持经济动能,贸易战可能会导致台湾变成“内冷外也冷”。以他的观察来看,中国大陆可能会开始思考如何运用内需消费带动经济成长,这就是台湾很好的机会,企业可以趁机抢摊进入大陆市场,不过,後续还是要视大陆实际因应作为而定。

台大经济系教授陈添枝则认为,虽然目前看起来,贸易战对中国大陆伤害比较大,但美国一样会受波及,包括台湾等其他世界经济体也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陈添枝说,从这次清单来看,项目牵涉范围非常广,全世界分工非常精细,台湾厂商有可能间接受到波及,不可掉以轻心。

寻找经济药方 台湾恐多歧路

据中新社报道:台湾商业发展研究院最近发布报告,预测台商业服务业景气或於2018年底持续下降。在内需不足、“五缺”(缺水、缺电、缺地、缺才、缺工)难解、外部经济环境恶化背景下,商研院的预测引发各方关注。《中国时报》9日社论表示,要找对解药,勿让衰退预测成真。但寻找经济药方,台湾恐多歧路。

从数字上看,台湾去年经济增长率为2.86%,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第二高。但相关资料显示,去年,台湾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趋近於零,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仅为0.83%,而进出口相抵後,境外净需求对GDP增长贡献率达2.03%。换言之,台湾2017年经济相对向好得益於国际市场回暖。

蔡政府开错经济药方

然而,外部利好今年恐难持续。美国单边主义经贸政策抬头、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以及地区不稳定风险增加等因素,均给2018年下半年及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也给台湾经济发展蒙上一层迷雾。台湾商研院建议,台当局应切实推进“5+2产业创新计划”,抵御经济衰退风险。民进党上台伊始,提出将加大资源投入,发展物联网、生物医学、绿能科技、智慧机械与军工产业,後又加上高附加值农业与循环经济,是为所谓“5+2产业创新计划”。对於这项建议,《中国时报》社论认为,“开错药方”。原因在於,“5+2产业创新计划”在2018年共编列预算634亿元(新台币,下同),只占去年台湾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仅为台湾民间总消费的0.7%。而後二者对GDP增长贡献度分别是0和0.83%。可见,试图靠“5+2产业创新计划”拉动经济增长恐怕杯水车薪。

另外,随着军公教年金改革对台湾内需的影响不断显现,特别是不合理能源政策的负面效果持续发酵,台湾今後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前景难言乐观。而寻找经济发展“良方”之路恐多荆棘。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