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金门解渴 3500乡亲见证通水

2018-08-06 03:17: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8月5日,金门“两岸通水见证仪式”在田埔水库举行,现场出席的嘉宾启动阀门/中新社

  【大公报讯】5日,金门自大陆泉州引水见证仪式在田埔水库启动。上午10点02分,来自大陆泉州晋江龙湖水库的水柱在金门田埔水库受水池的出水口喷湧而出,真正实现“两岸共饮一江水”。在常住人口只有5、6万人的金门,多达3500人出席这项盛事。金门县长陈福海在仪式上提出通水、通电与通桥“新三通”新主张,再次强化金门在两岸关係中的重要性。

  综合中新社、中央社、联合晚报、中评社报道:5日上午8时许,一早现场湧入大批媒体及乡亲,遊览车一早也把周边环湖道路塞爆,不少乡亲顶着遮阳伞、帽子鱼贯进入会场,围坐在受水池岸边。会场喜气洋洋,每人脸上充满喜悦的表情。县府之前预估将有近2000名乡亲出席这一通水典礼,实际却有多达3500名来自金门各村镇的乡亲扶老携幼见证历史性一刻。虽然台当局曾试图延缓典礼,金门县政府却如期举行金门方的通水见证仪式。上午9时,锣鼓声拉开典礼序幕,在众乡亲的见证下,金门县长陈福海等人按下通水钮,正式通水。

  陈福海说,大家是怀着感恩的心、以办喜事的心情来共同见证历史时刻。金门从大陆引水,自1995年动议至今,历经23年,写下两岸民生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篇章。

  打通最後一里引水路

  陈福海表示,通水只是起步,让乡亲以最低的成本喝到最好的水,持续建构多元完善的水资源,才是目标。“两岸通水,点亮金门”,未来金门还要和大陆通电、通桥,成为“金门新三通”。金门未来要稳定发展,成为两岸和平政策先行先试示範区,成为两岸和平、共兴共荣的最佳实践。

  “金门好,两岸才会好;两岸好,台湾才会好”,陈福海认为,就是因为现在两岸之间出现了矛盾,才让此次通水仪式平添许多波澜。他也呼籲两岸领导“两岸合作,民生为念”,此刻得以见证大陆引水的“最後一里路”,是两岸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与期盼,以任何“泛政治化”的理由阻碍民生事务的进展都是背离民意、让人民反感的做法。

  国民党立委杨镇浯则表示,金门因特殊历史背景与地理位置,无法置身於两岸之外,只要对金门有利,不应分党派,两岸政府都该重视。民进党籍的金门县议员陈沧江也表示,当局从未阻止金门自大陆引水,通水前陆委会的举动只是擦枪走火的一段小插曲。

  专业淨化 从此不受缺水苦

  通水仪式现场,金门民众写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放飞彩色气球,并到水池喷水处拍照留念。金门居民翁宏俊一早就来到现场,佔据了一个观看“喷水”的最佳角度。他表示自己几十年在金门生活,饱受缺水之苦。他对此次通水仪式之前台湾当局的一些做法感到不满,认为不应该把民生议题泛政治化。“我看着这个受水池慢慢修建起来,大家都很赞成这个工程,大陆的水通过来,是祖国在照顾我们,我们非常高兴。”

  “你们如果5月来金门,就会看到田埔水库都是乾涸见底的。”金门县自来水厂厂长许正芳说,从大陆引来的水对提升金门民众用水质量、地下水资源的永续保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注入田埔水库的大陆淡水经过淨化处理,几小时之後就会通过自来水管输送到金门居民的家中。这个关乎民生的两岸工程虽历经波折,但最终圆满完成,让他心中的压力“像气球一样释放出去”。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