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STEM教育是培育新一代学习者,能配合全球教育新趋势,又称“学会学习2.0”。STEM即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数学(Mathematics)四个学科结合,重视解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无可否认,这个发展方向是有助新一代掌握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重要技术和技能。
不过,人类不断超越自然,甚至违反自然的极端做法,又如何订立道德底线?国际间又有何界线需要持守呢?科学与科技均涉及重要的素养。通识教育科正好能透过单元五:公共卫生和单元六:全球化的单元与学生作讨论。科技发展对人类是祸是福?这条万年题具有讨论价值。
生物科技发展:
生物科技的应用是相当广泛,包括:基因检测、研发藥物、基因改造技术、複製技术等。由1978年全球首名“试管婴儿”在美国出生开始,到1996年在苏格兰第一隻出世的複製羊“多莉”,再有所谓“设计婴儿”的讨论,这反映出人类掌握胚胎幹细胞研究和基因的技术渐趋成熟,亦不断有新突破,过程引起全球关注。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能够让父母及预早测试婴儿性别和有关隐性遗传病的资料。结果,将生育婴儿等自然的事情,反而扭曲成满足父母慾望的工具,甚至引起优生论的讨论,对全球人类带来无法预计的风险。至於,透过抽取胚胎,利用複製技术,可以培植人体器官,以协助医学和医藥上的研究,亦引来违反宗教及超越社会道德底线的争议。
以基因编辑为例:
2017年北京西郊科学园区的“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公司”以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出複製狗“龙龙”。最近,深圳一间大学的研究团队称用基因编辑方法,使一对双胞胎能对爱滋病有免疫力,婴儿的父亲是爱滋病带菌者,母亲则没有患病。结果,此事件引起多方讨论,成为城中热话。同学阅读此新闻时,可以有以下思考方向:
分析生物科技利与弊:见图
进深思考:
1. 全球化下,有什麼因素推动生物科技迅速发展呢?
2. 你是否同意“基因编辑技术是唯一最佳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参考资料及就你所知,并加以解释。
3. 评估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对社会和道德伦理造成的影响。论证你的答案。
基督教圣约教会坚乐中学
任静仪老师
(香港通识教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