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画里乡关觅童年 台知名学者邵子平南京寻根

2020-07-31 11:13:54大公网 作者:陈旻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文德桥、桃叶渡、大报恩寺,南京这些地方都是我小时候去过的”,7月30日晚,台湾知名学者邵子平在南京市台办主任张屹赠予其的书画长卷仿《秦淮胜迹图》上惊喜地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儿时的踪迹。张屹表示,故乡,是永远不变的相思。希望这幅全景式再现古都南京民俗生活、自然风光和历史胜迹的画作,能助邵子平先生一解乡愁。

邵子平(左)在《秦淮胜迹图》上寻找童年记忆 记者陈旻摄影

今年84岁的联合国退休职员邵子平,1936年出生于南京,小学三年与初中一年在南京度过。在他眼里,南京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自己珍贵的儿时记忆。今年6月30日,在台湾居住半年之久的邵子平回到北京,解除居家医学观察后,不顾腰腿痛,携妻子踏上了回乡之路。

在南京,邵子平是名人。自1988年起,任职于联合国总部的邵子平与一批美籍华人,在纽约创立了“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寻找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证据。1991年找到马吉牧师在1937年拍摄的记录南京大屠杀现场的原片。1996年,寻获《拉贝日记》。

2019年12月13日,邵子平与纽约“联合会”将他们1991年从马吉牧师拍摄记录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影片原片上拷贝制作的马吉影片37分钟胶片无偿捐赠给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认为,这部极具文物价值、文献价值的影片,是日军侵华罪行的光影铁证,马吉影片37分钟胶片回归南京,和《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一样,成为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又一里程碑式的突破。

在南京,邵子平看到高高的梧桐树格外亲切,他在梧桐树下伫立,仰望,反复留影。

邵子平在梧桐树下留影 记者陈旻摄影

“在夫子庙散步”是萦绕在邵子平心头多年的愿望。他说,“以前来南京,都是直奔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史料奔忙。”今次,他特别选择下榻夫子庙景区的酒店。早早晚晚,邵子平去秦淮河畔流连,到江南贡院门前踱步,在文德桥上望月。他尤其垂涎天下文枢小广场附近那些鳞次栉比的餐馆。

邵子平家乡南京感念他执着追寻侵华日军屠城血证的突出贡献,2018年底,南京市破格恢复其大陆户籍,2018年10月,邵子平被母校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授予“杰出校友”,2019年1月10日,邵子平领取大陆身份证如愿成为南京市民。2020年3月,邵子平被授予“南京好市民”荣誉称号。

7月29日,南京鼓楼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樊德宝、宋德邦与南京中央门接到劳动保障所张莹,在特别为邵子平办理了南京市居民医疗保险之后,又专门为他详细讲解就医报销程序,热情服务。

张屹表示,南京欢迎邵子平回家。南京自2019年底推出“75条”惠台政策,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南京已成为来宁台胞“宜学、宜业、宜游、宜居”之地。



南京市台办主任张屹(左)赠予邵子平夫妇书画长卷仿《秦淮胜迹图》 记者陈旻摄影


 

责任编辑:郭晓妍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