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隔海观澜/“九二共识”不容回避\朱穗怡

2023-04-29 04:25: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经验给人启示,历史昭示未来。今年是汪辜会谈30周年,两岸均举办相关座谈会,纪念当年两岸关系由对峙走向对话的历史性重要一步。正如国台办主任宋涛指出,汪辜会谈30年来的历史带给我们三个启示:第一,“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和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第二,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第三,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要坚定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是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首次以民间名义公开进行的最高层次会谈。时任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时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签署了四项协议,开创了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

  汪辜会谈之所以能够成功举行,是因为两岸双方在1992年达成了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由此可见,“九二共识”是两岸对话、协商和沟通的重要政治基础。若不以“九二共识”为政治基础,两岸双方难以互信、互谅,也就无从改善、发展两岸关系。

  “九二共识”的核心要义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九二共识”的历史性意义在于,奠定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即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若没有“九二共识”,也就无法举行汪辜会谈,也就无法开启两会协商,也就无法解决两岸交往、合作过程产生的问题。如果两岸不以“九二共识”作为对话基础,则会给国际社会造成“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错误观感,而民进党当局迄今否认“九二共识”,正是要给外界造成这样的错误观感,企图令外界误以为两岸是“两个国家”。所以,为了不让民进党当局的“台独”图谋得逞,大陆方面始终坚持两岸对话要建立“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

  汪辜会谈也证明了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当年会谈签署的四项协议对扩大两岸经贸合作、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产生了积极作用,为当时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由此也表明,两岸事务是中国内政,不容外部势力干涉。民进党当局“挟洋谋独”没有出路,美国“以台制华”注定失败。

  要和平、要发展、要过好日子,一直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从汪辜会谈签署的四项协议到后来2008年两岸在“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恢复协商后签署的23项协商,为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带来巨大福祉,因而受到台湾主流民意大力支持。今年以来,由于大陆方面优化的防疫措施,短短几个月内就有十多个来自台湾政界和民间的代表团到大陆参访,商议解决近年两岸经贸出现的问题以及规划未来的合作。可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交流合作,符合台湾主流民意,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数十年来两岸关系虽然历经跌宕起伏,但始终离不开一个规律:坚持“九二共识”,赞成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否定“九二共识”,背离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会紧张动荡,台湾同胞利益就会受损。

  民进党当局若仍一意孤行,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只会把台湾推向深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