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这辈子专注做好蚵仔煎”

2023-05-22 04:24: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台胞陈人泽看好在福州的发展前景。

  傍晚,福州市台江区的宁化夜市已是一派人头攒动的景象,来自台湾台中的陈人泽经营的“陈家蚵仔煎”摊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龙。蚵仔煎即是海蛎煎,是闽南、台湾等地有名的小吃。“陈家蚵仔煎”以“价不高,味极鲜”而扬名,加之许多网红博主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分享,在许多本地美食榜单上,陈人泽的“陈家蚵仔煎”成了福州地道台湾小吃的代表,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陈人泽说,大陆市场很大,是台湾根本无法相比的。“在大陆,只要把握好时机,充分利用惠台政策,一定能实现梦想。”

  大公报记者 苏榕蓉(文、图)

  鸡蛋和海蛎在发热的铁板上铺开,淋上足量的地瓜粉浆,待表面煎至定型微微金黄,放上豆芽、青菜,再淋上秘製酱汁,伴随着“呲呲”的煎炸声,蚵仔煎的香气扑鼻而来。“拿好喔,小心烫手!”“好久不见,最近工作还顺利吗?”穿梭在烹製小吃和照顾食客之间,陈人泽时不时用他特有的语调与食客聊聊閒事、唠唠家常。“我每天出摊最开心的就是和客人唠一唠家常。”

  今年是陈人泽在大陆生活的第20个年头。四年前他经朋友介绍到福州经营蚵仔煎生意。陈人泽的父母在台湾逢甲夜市卖了逾六十年的蚵仔煎,从小帮忙父母打点摊位的他看着父母起早摸黑,在逢甲夜市树立了口碑,也决定这辈子要专注做好蚵仔煎行当。“我始终坚持品质第一、口碑第一,要传承好这个手艺和口碑。”陈人泽如是说。

  挑选海蛎有门道

  陈人泽说,虽然蚵仔煎只是街头小吃,但是其中的门道和讲究并不少。调料的配比,双面煎的火候,掌握不好都会“做残”这道小吃。“我做的蚵仔煎用筷子夹起来会拉丝,吃到嘴里有入口即化的感觉。”因为辨识度高,陈人泽的蚵仔煎俘获了一众粉丝,成为福州宁化夜市的流量王。“秋冬季节每日大概会售出180份左右,春夏控制在300份上下。”

  谈及做餐饮的秘诀,陈人泽认为最重要的是食材的新鲜。陈人泽举例,比如蚵仔煎的“灵魂”──海蛎,就是他赶早到早市取鲜,“我挑的是福州马尾现挖现撬的海蛎,一是不容易出水,二是更加鲜甜。”酱汁则是采用新鲜的西红柿,耗费两个小时打出汁水,用西红柿的柔软酸香去调和海蛎的些许腥味,“这样客人吃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很腻。”在陈人泽看来,他的手艺没有什么秘密,东西只要用心做,都是好吃的。而客人的认可就是他前进的最大动力。

  见证大陆快速发展

  在陈人泽看来,夜市是一个城市最具人情味的地方。“我发现福州夜市和台湾夜市管理模式很相似,既有烟火味,又有文明味。”陈人泽说。

  “最近我刚报了福州晋安区光明港夜市的摊位,‘五一’开业。”陈人泽介绍,因为他在福州宁化夜市的生意稳定,所以今年2月他邀请了在台湾的侄女和侄女婿赴大陆发展。“侄女婿是大陆人,之前在台湾夜市也做过好几年的蚵仔煎,已是得心应手。”侄女和侄女婿的“加盟合作”,让陈人泽如虎添翼,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在大陆发展的20年,陈人泽笑言自己“跑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从小喜欢《三国演义》的他,一有时间就会跑去书中的城市看一看,赤壁、南充、荆州……他感慨祖国之壮美,游历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常常会激动不已。

  陈人泽回忆说,2003年刚到大陆时,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在四川重庆他第一次坐“绿皮火车”,光阴如白驹过隙,现在大陆的高铁网络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出行非常方便。陈人泽亲身经历了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陆市场很大、机遇很多,当你有了目标后,就要把握时代风潮,勇敢融入其中。”

点击排行